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文学艺术
生活圆桌之“文句变脸手法漫笔”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梁豹威 2018年07月04日10:17:17 

  书法大家于右任有点小抠,要向他讨得墨宝不太容易,不过机会还是有的。一日,于老出门溜达,发现某国府大员在随地小便,有失体统,大怒,特地书写“不可随处小便”的纸条贴在那里,以表抗议和警示。这纸条很快被有心人占有,并裁剪拼凑成“小处不可随便”的条幅,装裱后珍藏。

  此条幅是于老的真迹倒是不必置疑,但总归动过外科手术,破坏了墨宝所讲究的原有的格调和风韵,失去了原创的身份和品位,含金量应该会逊色不少。但实际情况是,这条幅的价值不仅一路看涨,其来龙去脉亦成为一段佳话流传甚广。究其内因,除了于老的墨宝实在金贵之外,那占有者独具慧眼的拆解重组手法也功不可没,恰到好处地把一句非常平淡的话,提升成为浑然一体、天衣无缝的警世格言,可谓是锦上添花,连于老获悉后也拍案叫绝。

  记得有一相声,把有人到朋友家做客留宿、半夜起来方便、与主人几句对话的过程,细细作了描绘,以刻画不同地方的语言特色。虽则内容不变,还是青菜萝卜滋味有别,值得静心品尝。有四个字的:你是谁呀?我是我呀;你干啥呀?我尿尿呀。平稳缓和,韵味浓厚。有三个字的:你是谁?我是我;你干啥?我尿尿。韵味已无,节奏加快。有两个字的:是谁?是我;干啥?尿尿。清晰明快,干脆利落。还有更绝的一个字的:谁?我;啥?尿。惜字如金,痛快淋漓。

  上述评判可能有措辞不当之处,但绝无贬这褒那的偏袒之意,只不过试图揭示语句繁简增减手法的奥秘,说明“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道理而已,希大家明鉴。

  宋代诗人莫子山,因百无聊赖而四处游荡,见前面有一寺庙,便随口吟出一首唐诗:“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看来,这头一句是自嘲所处的境遇及心态,这末一句是希冀通过“逢僧话”,取得谈禅悟道的机会,求得片刻清闲的收益。可惜事与愿违,寺庙老和尚胸无点墨,还谈吐庸俗。莫书生大为扫兴,只好挥笔在庙壁上题写“又得浮生半日闲,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终日昏昏醉梦间。”竟把那首唐诗的头尾诗句对调了位置,并毫无顾忌地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令人疑惑的是,世人没有谴责莫书生在公共场所乱涂鸦的不文明行为,也没有人提出抄袭、剽窃他人之作的质疑,而且还作为佳作广为传颂。细想起来,或许是他的颠倒挪位手法在起着关键作用,那句“终日昏昏醉梦间。”本来是用来自嘲的,一颠倒位置便成为讽刺庙僧的,根本性地改变了诗句的意境,具有回炉翻新之功能,诗作记入自己账上也就顺理成章了。

  既不用拆解重组,又无需繁简增减,更不必颠倒挪位,还有一种点缀间隔手法更是功夫独到。那就是动用本不起眼的标点作不同位置的点睛,可原封不动地把一段文字,改变成两种含义完全相反的语句。空说无力,举一段民谣为例:“今年正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如果加了标点,就可以“两读之”,善读之当然是“今年正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而恶读之却是“今年正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含义完全相反没有错吧?

  据说,这民谣出于南方吴越之地,我们这一带也包括在内,所以可能有人会说:“这个我们熟悉,太简单,不新鲜。”那好,我再举一个山东农村新鲜有趣且复杂一点的民谣:“今年好劣运少不得打官司做酒做成醋又酸了喂猪喂成象老鼠都死了。”

  突然想到,应该买个关子,留足想象的空间,鼓起互动兴趣。为此,我决定改变主意,把善恶两读之点标点的任务留给读者朋友去完成。虽则有一定难度,但坚信大家的能力,肯定不会点岔了,三勿像六样生,乱成一锅粥的。

  相关文章
生活圆桌之“世界杯的一些青春记忆”
生活圆桌之“说前想一想”
生活圆桌之“童言带来的启示”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