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浪翻滚、收割机穿梭……眼下正值秋收时节,走进乡村,到处呈现农户抢收的忙碌景象,收获的喜悦洋溢在田间地头和农家场院。
“如果以前有人告诉我,种地的也能开上小汽车,我是说什么都不会相信的。”崇仁镇赵马村种粮大户沈仁山话语中,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业的蓬勃发展,也折射出农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
图片来自网络
曾经只想“能吃饱” 现在想着“要吃好”
回想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当年种粮时的情形,今年54岁的沈仁山感叹:那时想吃顿饱饭太难了!
沈仁山回忆,1982年以前,家里人种地都是干活挣工分,再由集体分配粮食。“虽然干了很多活,但是根本吃不饱。”沈仁山说,当时甚至吃过玉米芯。由于分的粮食少,麦子也不够吃,当时的人们开玩笑说“麦子得串起来数着吃,一粒也不能浪费。”据他回忆,当时是集体出工干活,有时刨完一天地瓜后再分地瓜,过程很麻烦,有时甚至分到半夜12点,大家都很累。出力不少,就是吃不饱,穿不暖,种地也没有积极性。
直到1982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沈仁山家里分得了几亩田地,他们仿佛看到了可以依靠奋斗走向幸福的希望。“除了要上交国家的定购粮和征购粮外,剩下的就都归自己了。”沈仁山说,当时大家都觉得这种分配方式很好,村民种地的积极性提高了,地里的收成也越来越多了,手里的粮食自然也比原来多了,家里人都可以吃得饱了。
后来,随着越来越多人外出打工,村里的荒田也越来越多,沈仁山租了部分荒田,成了一名专业的水稻种植户。从原来小打小闹的水稻种植户,变身成为了现在拥有500多亩全程机械化种植的种粮大户;从曾经的单纯卖粮,到现在的粮食深加工,一次次的改变,让沈仁山以及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
“以前我们追求的是‘吃得饱’就好,现在我们还要吃得好,吃得健康。”沈仁山说从曾经渴望吃得饱,到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时期有条件吃得饱、吃得好,再到21世纪追求吃得新鲜、吃得营养、吃得健康。
“现在人第一要吃得安全放心,第二口感要好吃,所以今年我开始种植好稻米。”在沈仁山看来,百姓小餐桌的变化,折射出的是人民生活水平质的飞跃,以及人们营养素养的提高。
三界镇长桥村千亩晚稻收割季(资料图)
从人工到机械化 生产方式大变革
10月的甘霖镇马塘村,正值稻谷成熟的季节。在农场主过永华的粮田里,一台台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吞进一茬茬成熟的水稻。
“镰刀很久不用了,已经生锈了,扔了。”甘霖镇马塘村种粮大户过永华话语中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所取得的成果。那些曾经拿着镰刀扛着稻桶的日子,在机器的轰鸣声里渐渐远去。40年弹指一挥,沧海桑田,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乡村振兴战略,我市的农业生产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史历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我们用的是镰刀,一边割稻穗,一边打稻谷,再一袋袋地装好抬回家,速度慢,也累人。如今用机器就不一样了,不用几天时间, 200多亩田里的稻谷就全都收回家了。”过永华说。
改革开放初期,我市农业生产的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土地和物资的投入,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增长。那时候的生活一切都是慢节奏,正是田园诗人眼中的老人、黄牛、田野的美好时光。但作为经历那个时代的当事人却要承担繁重的、干不完的体力活儿,从收割、脱粒、晾晒……每一个环节都要依靠人力。
“开始还是脚踏打稻机,后来用上了自动化的,到如今收割一体自动化,这十几年来的机器,换了一代又一代。”40年过去了,随着农业增长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化,农业生产方式也由传统人力畜力为主朝机械作业为主的方向转变,而机械的更新换代,也给村民带来无限便利。
目前,我市有专业合作社近1600家,家庭农场65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蓬勃发展,规模化经营成为主流,使得机械化作业成为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市还不断推广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新型农机装备和技术,高性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发展迅速,旋耕施肥播种等复式作业机械及农用航空等不断推向市场。
秋收依然延续,传统劳动场面已成历史。农业机械化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让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让农民有更多时间投入到第二、三产业,增收步伐明显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