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中,北街村致力传承保护历史文化
高新园区(三界镇)北街村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800多年前的始宁县,因此文化遗迹也多,最著名的就是位于始宁老街的城隍庙及村西北的红色基地牛头山。今年来,北街村结合三界镇小城镇建设,不遗余力保护始宁城隍庙,同时启动建设牛头山红色文化广场,在乡村振兴中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化。
始宁城隍庙
保护千年古庙
三界旧时属始宁县,城隍庙位于北街村始宁老街北端,现为嵊州市级文保点。据历史记载,始宁城隍庙建于129年,与始宁县同时建立。这座古老的庙宇历尽沧桑,见证着北街村的兴旺盛衰和世事变迁。
1942年,日寇侵袭嵊州,窜至三界,烧毁了始宁城隍庙的大部分建筑,还抢走了置于钟鼓楼内的大铜钟等文物,仅存寝殿三楹。抗战胜利后,当地政府修复重建城隍庙。修复后的城隍庙占地近7亩,前后三进,外形高瓴叠檐,庙内钟鼓楼高三层,飞檐翘角,气势宏伟。
不过这些年来,城隍庙有些失管,主要是庙内乱堆乱放现象严重,许多房间成了附近村民的杂物堆放间,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古庙周边环境也杂乱不堪,有损文保单位形象。为此,今年以来村里下决心整治古庙环境,保护这个文化古迹。
村主任王国华介绍,整治行动,首先就是彻底清理庙内杂物,并招聘5名工作人员进行日常义务管理,包括清扫和养护;其次是增添消防设施,新配备了200只灭火器。对周边环境,果断拆除庙前一幢4层高有损古庙形象的老房子,其他建筑则修旧如旧,使其与古庙相协调。
“始宁城隍庙在周边一带很有影响力,整治后每天有不少历史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王国华告诉记者。
重塑红色基地
牛头山位于北街村西北部,山不高,但极具革命历史意义,这里曾发生过一次战斗。
年过七旬的北街村老支书杜士鑫说,1948年解放前夕,“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已喊遍全国,国民党残余势力作垂死挣扎,他们在三界的牛头山、青山和田螺头山上分别修筑了战壕和碉堡,妄图阻止解放军前进。“当时牛头山上有2个碉堡,盘踞的是国民党的长江部队,当兵的大部分是东北人。”杜士鑫说,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碉堡终于被我军攻破,但攻打青山的战斗中,因敌人诈降,霍连长等16名战士光荣牺牲。为纪念革命先烈,当地政府在青山建立了一座烈士陵园。
70多年过去了,牛头山上战壕和碉堡的断壁残垣还依稀可见。“这是一个很好的红色教育素材,接下来,我们结合三界镇正开展的小城镇建设、北街村的“五星3A”创建,准备在牛头山的闲置地建一个红色文化广场,纪念昔日的烈士英魂,教育下一代。”王国华告诉记者。
根据规划,红色文化广场有两大内容构成,一是设立解放战争题材的雕塑,以此反映牛头山战斗,二是建一个村级党建长廊,用图片和文字形式介绍北街村的党建文化。
“古老的历史文化和红色的革命故事,丰富了北街村的乡村振兴内容,我们一定要把这些历史遗迹保护好、宣传好、建设好。”王国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