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秩春秋,栉风沐雨。
剡溪两岸,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马路四通八达,一座座大桥飞架相连,一处处工地塔吊林立,一个个农村繁花似锦……目光所及之处,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城乡面貌今非昔比。
改革开放40年,让嵊州这个江南小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1789平方公里土地上,一幅美丽的画卷徐徐展开。
今天的嵊州,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市委、市政府运筹帷幄,改革不停顿,发展不止步,奋力谱写嵊州发展新篇章。
城南新貌。 (王勇吉)
拉开框架 打造魅力之城
40年前,北岗亭外一片荒凉;40年前,剡溪南侧即是农村。
家住孝子坊的徐樟祥老人,如今已是耄耋之年。他记得,昔日的老城区,最热闹的街只有两条:一条叫南大街,一条叫市心街,市心街上的东风饭店,有闻名遐迩的“九罗碗”。
彼时的北直街,旧称马桥头,宽不足4米,最窄处仅供一辆马车通行。
而如今,徐樟祥觉得热闹的地方,比过去多了许多。最近,他被伢儿、孙子簇拥着去吾悦广场吃了个饭,惊叹吃饭还要叫号排队。
而嵊州市区的大小道路,自北直街拓宽至今,已经多得不易计数。
街多了、路宽了、楼高了、灯亮了、景美了……变化,让土生土长的嵊州老城关也很难找到旧城的痕迹。
1995年,嵊县撤县设市,周彬高中毕业后填写的籍贯也由嵊县改成了嵊州。
现如今,在外打拼多年的周彬回嵊省亲,感触良多,同时也有了回乡投资的愿望。他说,过去不曾想家乡的魅力能和大城市比肩,是改革开放的功劳,让嵊州变得越来越美。
筑梦于斯,把嵊州打造成为一个魅力之城,是一代又一代剡溪儿女的共同心愿。
翻开历史的记忆册,老城区的变化历历在目。
1997年,市区开建剡湖景区;2000年,市区改造城隍庙;2002年,市区修建文化广场;2003年,嵊州大桥横亘南北;2005年,市区建成艇湖森林公园;2008年,长安桥打通城西堵点;2015年,剡溪大桥飞架如虹。
路桥相连,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嵊州的城区范围“东扩南进、西延北连”,实现了从“城隍山时代”向“三江时代”的大跨越。
往东,为经济开发区。
经济开发区
1994年前,经济开发区一片荒芜,如今已是嵊州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城市建设的加速器。
3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工业、物流、信息、电子、新材料环保等企业密布;配套的商住项目相继落户,金湾国际、明山桃源、玉兰花园、和悦时代广场等高档楼盘陆续建成,2018年9月4日,世界500强绿地集团也落子于斯,让开发区绽放出新的魅力。
往南,为城南新区。
城南新区
“嵊州大桥的通车,让城南新区跃然而上;城中村改造,让城南新区成为城市焦点。”见证城南新区嬗变的人这样说。
的确,作为嵊新组团发展的桥头堡,城南新区发展因城改而提速。
2015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把城中村改造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
一声令下,干群齐心,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各成员单位组成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各级人员迅速抽调到位,大兵团作战推进势如破竹。
四年时间里,城市建设一路高歌猛进,捷报频传。通过城中村改造,拆出8000亩土地,嵊州城市形象得到极大改善,群众生活品质得到极大提升。
2017年8月30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在城南新区考察,由衷地为嵊州城市核心区建设取得的成果点赞,同时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嵊州抓住高铁时代的战略机遇,在塑造城市特色、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上下功夫,打造富有生活气息的宜居城市。
穷源朔流,是剡溪江畔的旖旎风光让千百年来的文人墨客所沉醉。同是九曲剡溪,今时两岸风光更好,一座魅力之城正以开放、包容、自信、活力的姿态,迈向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