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劳动保险社会统筹工作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市社会保险制度这一新生事物“诞生”
40年前,“社保”对人们来说,是一个从未听说过的新名词;40年后,社会保险已跟每个人息息相关,成为托起民生保障的安全网,守护着百姓的幸福。
图片来自网络
1986年1月,当时的县政府领导决定,县属集体企事业单位中的合同制(长期)工人全部纳入由县劳动服务公司组织实施的劳动保险社会统筹。劳动保险社会统筹工作正式施行,也标志着我市社会保险制度这一新生事物“诞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32年前,与全国一样,我市还未实行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普通人甚至完全不知道这个概念,退休费的发放纯粹是企业行为。那时,一些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国家规定的退休人员生活补贴发不出,有的甚至连正常的退休费发放都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无法保障。
2013年06月20日上午,仙岩镇白岩村的徐陆军领到了属于自己的社会保障卡。(资料图)
今年60岁的毛余庆,当时是嵊县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办公室业务科的一名工作人员,从事养老保险工作近30年,见证了我市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当时,政府部门开始尝试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办理,就是为了保障企业退休人员的正常退休费。
“养老保险仅限于县属集体企业劳动合同制工人,根据工种的不同,每人每月只需要缴纳1元、1.5元、2元的样子。”毛余庆回忆。当时征办模式是企业出面办理,毛余庆和其他几位同事在办公室便能完成全县职工养老保险的收缴工作。
1988年9月12日,嵊县人民政府发出《关于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统筹的试行办法》,并于1989年1月1日起试行。按照这个办法,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县属集体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固定工、合同制职工都列入统筹范围。后来,结合本地区实际,统筹范围和对象不断扩大,计划内临时工、农民工、“三资”企业中的中方人员、城镇个体劳动者等逐步纳入统筹范围。
家住北郊社区的马新江1981年参加工作,所在单位嵊县化工厂(现浙江震凯化工有限公司)在1989年1月为他统一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马新江也成为我市较早参加社保的一批职工。他回忆当初参保的情景:当时工资并不高,每个月要缴纳一块钱养老保险费。也有人觉得吃亏,因为原先不用缴纳,但我想退休后可以享受政府统一发放的养老金,多缴点也是值得的。明年马新江将退休,届时每月能领取养老金4000元左右。
图片来自网络
从年轻时入职参保缴社保费,到年老时退休拿养老金,目前,我市已有21.5万人按月享受各类养老金待遇。
让毛余庆感慨的是,我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历经1995年、1999年、2002年三次扩面,参保范围越来越大,参保人数从几百人迅速增加到数万人。2017年,我市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目前全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总参保人数已突破55万人,参加社保单位7149家,参保率达91%以上,参保范围达到了全覆盖,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应参尽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