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在剡溪岸边,村子前面有一口长方形的大水塘,据说是古河道改道后形成的,村里人称之为“门口塘”。在农耕时代,也算是鱼米之乡了。只是,有个要命的缺点,就是村里的饮用水实在太不尽人意了。这门口塘是村周围几里方圆唯一的水源,既是全村200多户、600多人的吃水池,又是洗菜、洗衣服、洗农具的洗涤池;夏天还是孩子们的游泳池,同时还兼作周围农田的灌溉供水源。村民们的饮用水条件之差、水质的糟糕程度可想而知。
每天天一亮,村民们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门口塘”挑水,为的是一夜没人洗涤、早晨的门口塘水相对干净一点。挑水是繁重的体力活,我们的村子坐落在大水塘后面的小山坡上,人们在大水塘里打上水后,返回家里的路都是青石砌的上坡步阶,少的有二三十级,多的有一百多级。一担水有一百多斤,即使青壮汉子也会累得满头大汗,更别说女人和儿童了。洒出的水使青石步阶滑得像涂了层油,再小心也难免滑倒。跌破膝盖,摔坏水桶的事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吃水的困难,挑水的辛苦,现在的年轻人是无法想象的。饮用水的问题是全村村民挥之不去的心头之痛。改善饮用水是我们村一代代村民的强烈愿望。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村民的生活条件很快有了好转。村里首先想到的就是在大水塘里隔一个专用吃水池,把饮用水和洗涤用水分开。1979年冬天,我们把大塘水放干,彻底清除塘底污泥垢。在大水塘向阳一角,用大石块砌起四方石墙,二方靠岸,二方临水。临水的二方砌了双层石墙,中间充填木炭、黄砂。大塘重新注满水后,吃水池里的水经过过滤,澄澈清明,完全不同于外塘的水。我们村第一次有了专用吃水池,告别了祖祖辈辈吃用水混用的困境。吃水池里还砌了挑水埠头和平整宽阔的台阶,挑水方便多了,再也不用担心错过早晨的挑水时间,村民们高兴极了。那年春节,全村人过得特别开心。
过了几年,由于滤水墙里的污物日积月累,吃水池里的水日渐变差。不过此时村里比改革开放初期富多了,于是就去外地购买来专用井砖,从绍兴请来了职业打井队,村大会堂里特地办起了招待打井队的食堂,好酒好肉款待打井师傅。在村庄东西两头各打了一眼深深的吃水井,每口井都配了六边形的井栏圈。浇筑了水泥井台,四方砌了排水沟,还配了洗涤池、洗涤台、专用吊水桶。不但进一步改善了全村人的饮用水条件,还使村庄面貌大大改观,生色不少。
上世纪80至90年代,社会上流行灶边井,打灶边井不像打砖井那样,要在地面上挖开一个很大的洞,费时费力。只需用长短不一的粗钢钎,打入地下达到出水的深度,然后抽出钢钎,插入略细于钢钎、朝下一端已钻了几排小孔的塑料管,再装一个压水连通器。利用大气压原理就能轻而易举地把地下水抽上来,故而又叫压水井。专门人员半天就能搞定一座。我们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厨房附近打了压水井。大概村落年代久远,村基地下受生活用水的污染严重,我们村的灶边井水,差的多,好的少。一般只能用做洗涤用水。尽管如此,大量的生活用水不用去外面挑了,大大减轻了人们的劳力和辛苦。
村里的两口井水看上去十分清澈,但有股淡淡的腥味。村干部把水送去防疫站化验,说水质还可以,饮用完全没有问题,只是有几项非关键性的指标不合格。可能是因为此地原系古河道,地势低洼,地下泥土中腐殖质含量过多造成的。起初人们不以为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卫生意识也随之增强。人们对井水的缺点,不愿再将就了。1996年春天,新上任的年轻村两委班子花了十多万元,在远离古河道的剡溪岸边的沙层中挖了沉水井,在村后的小山上建了一座蓄水池,然后再建好村里的自来水管网。用电动水泵把沉水池里的水抽到山顶的蓄水池里,居高临下地流进各家各户。村民们只要轻轻打开装在灶台边的水龙头,经过层层黄砂过滤的清洁地下水,就会源源流出,村民们终于破天荒地用上了自来水,彻底告别了挑水吃的历史。
2008年,我们村纳入了市区的自来水管网。和市区居民一样,用上了经过现代化科学处理和检测的优质自来水。从1979年冬,在村前大水塘中建造专用的吃水池到连入市区自来水管网,不过短短三十年,我们村的饮用水质获得了五次提升,实现了村民的近千年梦想,要不是改革开放,是完全不可能的。近几年,村里的村民纷纷安装了各式各样的净水器,使原本优质的自来水锦上添花,好上加好。我女儿更是花了7000多元钱给家里装了台净水器,不但能去除自来水中极其微小的杂质、余氯、红虫、重金属,还添加59种微量元素,使我家的自来水成了可以直接饮用的活水。
一滴水能反映太阳的光辉。改革开放40年,我们村的饮用水,得以五连升,和改革开放前饮用露天大水塘里的水,简直有天壤之别。这突出而又鲜明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现在的生活是我们祖辈做梦都不敢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