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越剧元素夯实音乐基础
任光的出生到少儿时期,嵊县当地民众吹、拉、弹、唱早已习以为常,街头巷尾民间小调、民间歌谣也司空见惯,特别是家乡以落地唱书“的笃班”演变而来的越剧正处在初创时期,独有的家乡文化氛围,深深培育和催化了任光的音乐基因。
网友信手采摘一叶以此佐证:前不久网友为了搞清剡城东前街“药王庙”的由来,在查阅相关嵊县地方志书均无内容的情况下,求助网络百度,输入“嵊县药王庙”搜索,万幸在对越剧创始人之一高炳火(1879—1956)的词条里显现着与“药王庙”相关的内容——1906年清明节,农历三月初三,艺人们又在嵊县东王村再次演出《双金花》,高炳火扮主角花旦蔡金莲,第二天再演《赖婚记》。此后,正式组戏班演出于江夏、里坞等乡村。越剧就此诞生,高炳火也成为越剧创始人之一。1907年,他们又进嵊县城内药王庙开戏馆,从此越剧走向商业化。从上述的时间、地点看,可以印证一个清晰的史实,那就是东前街药王庙的越剧对任光的关联与影响。清末的1907年,东前街药王庙成了演出越剧的场地,那时任光正好7周岁,而任光的家(任万盛石铺)离药王庙不足百步,在那个文化娱乐活动尚不那么丰富的年代,可想而知,药王庙的越剧演出是任光时常光顾之地,看得多、听得多了,久而久之,家乡越剧的基因直接融入了任光的音乐世界,对后来开创灿烂辉煌的音乐殿堂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怪不得任光的成名杰作《渔光曲》,无论是音乐行家,还是平民百姓听后都感觉到充满着浓厚的越剧韵味。
一方水土,育一方人。家庭的音乐熏陶,校园的音乐催化,家乡的越音底蕴,汇聚成得天独厚的强劲之力,启蒙了任光的音乐基因,为后来造就出现代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夯实了音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