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紧拉牢小微权力运行警戒线,让基层治理更加规范、运行更加有序
“自‘二十八条’推行以来,扭转了我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涉纪信访高位运行的局面,实现了2019年新发生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涉纪问题‘零信访’。全市上下要继续联动推动,形成‘一盘棋’合力抓的工作格局,不断夯实农村基层治理基础。”市委书记徐建役在年底的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专题推进会上强调。
公布监察辅助员队伍名单(资料图)
两个“二十八条”为何能在短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明显的成效?除了注重市、镇、村三级的共同发力,我市还突出精准监督、抓常抓长,确保制度落实落地。
“每个月我们会以小分队形式,对群众信访较多、问题复杂的乡镇(街道)开展随机式‘飞行检查’,每季度会同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组成联合检查组,选择1-2个‘三资’管理监督重点开展检查,以高频次的监督检查推动履职尽责,实现‘三资’规范管理。”市纪委市监委有关负责人说。为推动“二十八条”在基层落地生根,市纪委市监委立足监督再监督职责,推出“一月一主题一检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有效解决“三资”领域突出问题。2019年来,已开展监督检查11次,发现并推动解决报账不及时、工程变更不规范等问题170余个,整改村级问题合同3173份,整改率94.94%,追缴拖欠承包款983.89万元。
村级权力清单“二十八条”是“令”,履职红线“二十八条”则是“禁”,为让两项制度并轨有效运行,我市配套出台了《嵊州市农村干部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作为保障,以强化通报曝光作为辅助,有效管住了村级小微权力。据统计,2019年来,已问责处理镇村干部259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8人,公开通报“三资”管理典型案例7期42起,在面上形成强有力的警示震慑,为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保驾护航。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我市推行两个“二十八条”的过程正是逐步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的真实写照。近日,我市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压实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责任加强失责追究的通知》,以更严密的制度体系照亮基层治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