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选择衣料大都重全棉、轻化纤,认为全棉质料的衣物穿着透气舒服。可在40多年前却恰恰相反,那时化纤布料刚刚进入市场不久,价格比棉质布料要贵不少。按当时普通人家的生活水平,拥有一件的确良衬衫或的卡外衣裤简直就是身份的象征。
上世纪70年代初期,我在读高中时有一件四只口袋的的确良干部军装上衣,其他同学都投来羡慕的眼光,着实让我从心底里感到自豪和时尚。因当年,我的二哥在空军部队服役,后来提升为干部。战士的确良的上衣军装只有两只小袋,而干部的军装上衣有四只袋,而小袋的袋盖为暗扣。二哥提为干部后,两只袋的战士装就不可以穿了,探亲时就把战士装带回家给了我。当时有位知青下放在我村,他既是裁缝师傅,又是我家的邻居,他帮我把战士装上衣小口袋的袋布拆了下来,因颜色一样,作为上下口袋的袋盖,袋口的里布用其他白布代替。经过改装后,和真的干部服一模一样。
上世纪70年代后期,我去镇中当代课教师,每月工资只有28元。当时的农村,穿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母亲为了让我不在学生和其他老师面前显得寒酸,用7元6角钱和全家省下的布票到供销社的百货商店买了一件葱头白的的确良面料做衬衣。
的确良很流行的说法是“的确凉”。其实的确良衬衣一点都不凉,它的透气性和吸水性都比较差,是一种化纤。那时候没有空调,连电风扇也少见,全凭芭蕉扇和纸扇将身体热量驱散。而在那个年代,的确良衬衫穿在身上算得上时髦,当时很多人为了赶时髦,成了“只要风度不要温度”。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参加了工作。临近春节时,我花了一个多月的工资,骑自行车赶了10多公里的路,去县城百货公司买了件的卡面料的中山装上衣,算是过年的新衣服,也算是参加工作的行头。
的确良是涤纶的纺织物,有纯纺的,也有与棉、毛混纺的。的确良做的衣物耐磨、不走样,容易洗、干得快。生活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对它再熟悉不过,挺刮滑爽,耐穿易干,不用烫,颜色艳,不褪色,尤其是姑娘穿的衬衣印染出的花纹特别鲜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