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映村庄,村落建林中”,崇仁镇富竹村,因为发展竹笋业,不仅老百姓致富了,村庄环境也得以蜕变,村里于是着手发展乡村旅游,向生态要效益。
富竹村由坑口、高湖头、黄石坑、外王、里王等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360多户,分布在会稽山的山腰和山脚。
然而,背枕大山的富竹村,为脱贫致富,曾经走过一段弯路。
挖笋(资料图)
上世纪80年代,由于农田少,这里的村民还十分贫穷,只能靠上山砍柴换一些粮食过日子,后来在政府扶持下发展养猪业,办起了大大小小三四十家养猪场。“养猪让村民很快摆脱了贫困,甚至还出现了万元户。”富竹村党总支书记吴善尧说,80年代的万元户十分稀少,因此羡煞旁人。
然而,老百姓是慢慢变富了,村庄环境却越来越糟。有村民告诉记者,本来山清水秀的富竹,自建起养猪场后,由于排污设施不到位,污水恣意横流在村间大小道路,还流进溪江里,村民再也闻不到新鲜的空气,老百姓苦不堪言。
2015年,在上级的支持下,富竹村开始整治养猪业,除了一家养猪场因排污设施改造等得以保留,其余大小猪场全部拆除。
70岁的村民舒祖祥的养猪场年产上千头存栏猪,但因为建在江边,必须拆除。他说,猪场花了他二三十年的心血,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说句实话,养猪场给村庄环境带来的污染的确严重,因此最后我也是积极配合的。”
猪场拆后,舒祖祥一心一意发展雷笋种植业,并逐步扩大规模,从几亩发展到10几亩。
竹笋是富竹村的另一致富项目。猪场整治后,竹子的种植面积也进一步扩大,不仅村里的荒山全部种上了竹子,不少人还去外村承包土地种植。更让吴善尧高兴的是,不少养猪户与舒祖祥一样,大力发展竹笋种植,失去的收入很快赚了回来。他告诉记者,目前富竹村有雷笋、毛笋2300多亩,户均五六亩,年人均收入达到3.6万元,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资料图 王勇吉 摄)
与养猪业不同,竹笋业是一个十足的绿色产业,不仅没有污染,还能改善村庄环境。村民吴孟庆自豪地说,如今走进富竹村,不但早已闻不到一丝臭味,空气反而特别新鲜,还因为村前屋后竹子成林,满眼绿色,令人心旷神怡。
伴随猪场的整治和竹笋业的兴起,富竹村的村庄建设也同步跟进,2016年成为嵊州市第一批环境示范村,去年又被评为国家级森林乡村。村中溪渠清水长流,道路清洁畅通,四周绿化成林,环境优化后,游客接踵而至,村里抓住机遇,发展起了乡村旅游。
今年上半年开始,富竹村启动发展旅游业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10万元的游泳池已完成70%的工程量,村东南的公园已开建,连接各自然村的长5公里的游步道也即将上马。
“我们最期待的是高湖头和黄石坑的民宿经济,高湖头山势高,视野开阔,黄石坑依山傍水,都已吸引不少投资者前来考察。”吴善尧信心十足地表示,环境改善后,富竹村发展旅游经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