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文学艺术
生活圆桌之“你们好吗?”
来源:嵊州新闻网-今日嵊州 作者:宣明 2020年10月16日09:44:43 

  离开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屈指一数已有13年了。每当静下来,或见到七八岁小姑娘的时候,我的思绪犹如一只翩翩蝴蝶飞向那个小山村。眼前浮现出那个灯光灰暗的夜晚,那对梳着小辫子的姐妹俩……如今她俩“姑娘十八变”已是二十来岁的青春少女了,脑海里不由念想:“现在,你们好吗?”

  13年前的那个夜晚,因工作安排,我和同事徒步到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后,在当地村干部的引路下走访一户群众反映有涉邪教倾向的农家。敲门招呼进入后,走到堂前,只见在灰暗的灯光下,八仙桌的上方墙壁上挂着一幅基督教的图像,母亲坐在八仙桌下方,两边各坐着一位梳着小辫子的女儿,大的约10岁,小的约七八岁,她俩在母亲的指点下,一针一线默不作声地专心给戏服钉上点缀的亮珠珠。

  当我们告知来意后,孩子她娘示意到旁边房间了解一些情况。我问:“丈夫在不在家?”她回答:“他外出做木工,已有好几天没有回家了。”我们把群众反映和了解到的情况向孩子她娘说了一下,同时把我党和人民政府的宗教政策作了讲解。最后,我们真诚又带严肃的口气说:“这些话,你丈夫回家后原原本本同他说说,有则改过,没有最好,不要一时糊涂,害了家庭,害了孩子,害了自己。”孩子她娘也诚恳地说:“他回家后我会劝说好的,你们尽可放心。”至此,我们这次来的任务也算基本完成了。

  此时此刻,我一看手表,已是晚上9时许。再回到堂前,看到姐妹俩还继续在做针线活,一股怜悯之情骤然涌上我的心头:按理说应当是她们睡觉时间了,怎么还在帮母亲做事?!况且,这两姐妹默默不语,总有点与同龄人不一样的感觉,着实令人疑虑。于是,我对孩子她娘说:“介夜了,她俩还没有睡觉?”孩子她娘连忙同女儿道:“是好睡觉了,剩下来的明天再做吧。”话声一落,姐妹俩不约而同地说:“娘,我们去睡觉了,侬也早一点休息吧。”说罢,姐妹俩就上楼去了。这时,我对孩子她娘说:“侬两个小囡很听话,很会吃苦,很会体谅大人的。”孩子她娘道:“是的,幼小就这样,上小学后更加懂事了,成绩也还好,知道家里经济条件不大好,总为帮助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吃的、穿的、用的从来不提要求,所以我们大人感到很高兴,只怨她们的‘落地八字’不好,也只有这样认命了。”听了孩子她娘的一通话,我顺水推舟地说:“这也是你们做父母的福气,好好培养小孩子,让她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长大成人后会报恩你们的。”话说到此,孩子她娘说:“你这个好同志,谢谢你的吉言,我会记住你这些话的。”说罢,我们同孩子她娘告辞而别。

  在返回的路上,有一种隐隐的忧伤萦绕在我的心头,欲罢不能。一到单位,向主管人员如实地汇报了走访的情况后,已是夜深人静了。草草洗盥,上床就寝。然而正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翻来覆去久久难以入眠。那小山村老房子,那昏暗的灯光,那梳着小辫子的姐妹俩,那墙壁上的基督教图像,还有那……情不自禁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一夜无眠。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祝愿小姐妹俩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以后的日子里,特别是多年后我调离乡镇到市区,虽然因日常工作的繁忙而对那晚小山村走访的情形慢慢有所淡忘,但内心中总还在牵挂她们。

  “你们好吗?”

  相关文章
生活圆桌之“充满希望的田野”
生活圆桌之“明月里的中秋情怀”
生活圆桌之“村口的古樟树”
生活圆桌之“师恩如母”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