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村民们从库底走上山岗时,这里只是一片荒草地,现在周边都是竹园、果园、茶园,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近日,记者来到高新园区(三界镇)前岩新村,村党总支书记赵志军向记者介绍说。
雨后的前岩水库。陈正军 摄
1958年,因前岩水库建设需要,前岩自然村有200多户村民迁往了百米高的毛山岙(现前岩自然村),这也是我市唯一一个整村搬迁易址重建的村子。据悉,当时的毛山岙是个养猪场,大部分村民只能住在猪舍和管理用房里。60多年过去了,如今猪舍早已被拆除,管理用房也仅留下数间,门前的石子路已杂草丛生,这里却留下了村民们当初创业的足迹。
“当时村子比较穷,村民们每天辛苦劳作,但仍吃不饱、穿不暖。”91岁的沈乃泮是当年前岩自然村的会计。他告诉记者,移居山上的村民为了谋求生计,只能靠山吃山,开荒种起了番薯、土豆、玉米等农作物,这才勉强糊口度日。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前岩自然村原村支书陈我根率先承包了在牛栏山上无人问津的荒地,经过3个月的开垦,最后种下了近2500多棵大青梅树。“那时候效益不好,每公斤售价只有4毛,连管理成本都不够。”陈我根说,虽然刚开始效益并不好,但他坚信搞果木农业是村民致富的出路。
之后,陈我根向当地信用社贷款2万元,种起了桃子、李子等水果。有了一定规模,加上水果品质较好,陈我根很快发展成了小有名气的果木专业户。村民们看到种果木效益好,便纷纷效仿,许多在外地的村民们回村定居,在荒山坡地上种起了桃子、李子、大青梅等。
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前岩自然村一些头脑活络的村民开始走出家门营生,有的进大城市搞建筑,有的承包水田种水稻,有的发展起了苗木。有了带头人,村民也纷纷随之外出打拼。如今,发家致富的乡贤开始反哺村里,修道路、建公园、修祠堂,成立了水果、雷笋、茶叶等专业合作社,为村民致富出谋划策。
“现在村子是越来越好,这不仅有村干部的功劳,更是我们村民勤劳的结果。”村民赵张法说,他靠着家里的100多亩土地,种植大青梅、桃子和雷笋,每年收入可达20多万元,还建起了新房,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从穷得叮当响的移民村,到如今产业丰富的果木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前岩自然村一改往日贫穷的面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果木、茶叶、雷笋等产业。“村里果木成林,有的村民还办起了农家乐,现在村里把发展旅游业定为五年发展规划,相信我们这个‘移民村’会越来越好。”赵志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