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深秋时节,我总是能想起柿饼那诱人的香味。
柿子是秋天成熟的,每到这个季节,就是摘柿子的时候了。童年时,在乡下外婆家,熟透了的柿子像一个个挂在树上的橙红色灯笼。略带寒意的秋风吹过,柿子树上的叶子便缓缓飘落,而挂在枝头的柿子,也不由得翩翩起舞。
外婆家的柿子,皮薄色艳,刚刚下树时,水分多,外层酥软,而靠近中间的果肉略硬。此时的柿子口味甘甜,但却略微涩嘴。留给我们吃的新鲜柿子并不多,柿子摘下来后,外婆便要准备做柿饼了。
做柿饼需要充分成熟、肉质坚硬、果形端正的大果。做柿饼的第一步是给新鲜柿子去皮。那时候,给柿子去皮的工具只有小水果刀,想削好一个柿子并不容易。但是外婆削柿子的手法却很熟练,拿着洗净的水果刀,从柿子的一端开始,娴熟地用水果刀顺着柿子的表面缓缓削去,动作流畅,削完后,柿子皮几乎连续不断。
尽管如此,想要把成熟的柿子全部削完还是十分辛劳的事。柿子不易保存,时间耽搁久了会变质腐烂,于是,做柿饼时,家人都一起帮忙,从早上开始,一直削到深夜,趁着柿子新鲜时削好,然后整整齐齐地排放在竹制晾晒架上。
晾晒是制作柿饼最为关键的阶段,晒柿饼时需要细心与耐心,白日里,要对晾晒的柿子勤检查,以防鸟儿偷食,到了晚间,要将柿子收起盖好,以防露水将其沾湿。若是天气晴好,柿饼就晒得好,若遇到阴雨天气,最害怕柿子发霉,所以,必须保证柿饼储存环境干燥。受天气变化因素影响,晒柿饼通常需要花上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通常十斤柿子能晾晒出两到三斤柿饼。
柿饼晒好后,便要捂霜了,而柿霜也是柿饼的精华所在。捂霜时,需要将柿饼一排排放入缸中,然后加一层干柿皮,再放一层柿饼,叠放至将满缸时封缸,再将缸放置于阴凉处生霜。温度越低,柿饼结的霜越好。
制成了的柿饼香甜软糯,既有新鲜柿子的鲜香,也有其独特的韧劲,鲜甜的果肉里包裹着滑嫩而甜如蜜糖般的流心,一口咬下,回味悠长,初食之人也能立马被这种天然的香甜所迷上。在没有零花钱的日子里,柿饼就是最好的零食,拿起一个柿饼,吃到最后,连柿蒂上的果肉都舔得一丝不剩。
外公说,柿饼有润燥、化痰、止咳的作用,吃了很有益处。不过,柿饼好吃却也有一些禁忌,例如吃柿饼前后一到两小时内不能饮酒,柿饼遇酒便容易凝结,难以消化等等。
然而,好吃的柿饼却不能由我们随心吃,制成的新鲜柿饼,大部分都要被外公外婆用箩筐挑到集市上去卖。那时候,我的父母和大舅都在外地打工,小舅年纪尚轻,这几箩筐的柿饼,都被用来补贴家用了。
每回卖了柿饼之后,外婆总会在集市上买几两猪肉回家,给家人加餐。而卖完之后剩下的柿饼,往往个头很小,亦或是卖相不佳,但是柿饼入口,仿佛深秋里的那些寒意与风霜都尽皆散去,只留下弥漫在舌尖上的香甜滋味。
如今,生活越过越好,家里早已不用靠着卖柿饼来补贴家用了。而如果想吃柿饼,制作起来也很方便,机械化的削皮机,用不了半小时便能削上一箩筐的柿子,而高温烘干设备也让柿饼的制作不再受到天气的制约了。
然而,童年柿饼的香甜滋味却一直回荡在我的心头。深秋时节,一块小小的柿饼,里面不仅饱含着人们的辛劳与汗水,更蕴含着长辈们浓浓的爱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