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张立人正忙于构思创作一批参加明年庆祝建党100周年书画展览的国画作品,有《进京赶考》《四渡赤水》《金萧支队》等。这些作品都是应各级美术协会所邀,题材重大,创作要求高,需要充分的前期资料素材准备、较强的驾御画面整体的能力,更需要创作者通过对相关素材的提炼,通过创作者的审视与思考,并在融入自身情感和想象以后进行再创造。“重大题材的创作,要在还原历史真相之上,让人能够体悟历史的精髓,感受精神的价值。”张立人说。
1952年出生的张立人,从艺已近半个世纪。他自小喜欢画画,有着天生的美术天赋。二十岁左右,他开始学做木雕,后来又学习泥塑,为嵊州泥塑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亦是“嵊州泥塑”创始人之一。他参与组建了嵊县泥塑厂,又先后担任泥塑厂创新设计组组长、厂长。他的彩塑作品“乔太守”“梁山好汉”“九歌”“刘关张”,陶塑“醉八仙”“远去的大师”等分别获得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映山红奖、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创新奖等,作品“老和尚与小和尚”“一本好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徽章认证为“杰出手工业品”。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出版有《谈泥人的夸张变形》《工艺变形人物》等六本工艺美术类专著。
张立人非科班出身,在艺术上多靠自我学习、摸索。但他广师而博采,善于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与创新。2009年开始,张立人涉足紫砂陶塑,用他的话来说是“半路出家”,但因为有着几十年的泥塑底子,他对紫砂陶塑“夸张生动,变形谐趣”的艺术处理,已臻“意趣神会,生动洒脱”的自由之境。紫砂陶塑这种工艺突破了传统的雕塑方法,用泥片卷筒、连缀,捏合成型,自然中空,便于烧制。塑造中泥片的按凹、顶凸、扭曲、剪贴等手法,产生了许多令人惊喜的效果,它的自然属性也非常诱人,更符合现代陶艺的表达语言,这也是一种很少见的工艺手法。张立人也因此成为朱家角延艺堂的签约艺术家,创作了许多栩栩如生的陶塑人像。
《梁山好汉》
除了泥塑,张立人在书法、国画上都颇具造诣,为业内所公认。上世纪70年代,还在木雕厂工作的张立人参加了绍兴市组织的一次美术培训班,受教于中国美院教授李震坚,使得张立人在对国画及人物画有了科学系统的认识之后,由此坚定了其在绘画道路上的跋涉。之后他还专程赴中国美院进修,此后几十年坚持创作不断,有所成就。
张立人擅长中国人物画,其作品中的人物个性刻画得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他善于把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氛、身段和动态的渲染之中。“人物画与泥塑在某些方面还是有共通的地方,比如光像还不够,必须要让人物活起来。”张立人说,有时为了创作好一件作品,要查阅大量文史资料,了解人物的相关背景。最重要的是要有生活的体验,塑造出来的形象要有生活气息,这样人物才丰满,从形象就能感受到内在精神与气质。
一幅国画人物画的作品创作,要数易其稿,要先将初步构思的小构图画在一张草稿上,再根据造型、背景等作修改、增补,再分别画到另一张小图及中图上,最后将定稿画在一个大构图上,修改完美后再将宣纸盖在其上进行覆描。张立人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也对现实生活充满热情,其创作题材除了历史人物、神话故事外,对生活中的人与事也都能得心应手地用艺术的方式表现出来。他说:“绘画之道有如禅语所云,搬柴运水无非妙道,郁郁黄花皆是智慧,生活本身就是禅修。”他画《繁华季节》,一位藏区的年轻母亲,牧羊挤奶,怜惜睡熟在背上的孩子;他画《曾经芳华》,一位曾经的越剧演员,拿着话筒旁若无人自得其乐地唱着越剧,如同回到昔日的舞台;他画郑板桥,画七贤图,画王羲之、苏东坡、阮籍,以形写神、形神兼备,通过人物的一个眼神、手势、身姿与重要细节,人物的个性特征立时跃然纸上。他的画作构图简洁,笔墨技巧有法,相互为用,一笔落纸,既状物传神,又抒情达意,更显现了个人风格。
拥有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嵊州泥塑)代表性传承人等称号的张立人并不注重评奖之类,他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日常创作与艺术传承之中,建有立人陶塑、书画工作室,还积极参与一些义务的雕塑、绘画培训班授课,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尽一己之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