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泽镇是嵊州市五大集镇之一,下辖25个行政村,嵊州市公安局黄泽派出所作为标准的农村派出所,在面对黄泽镇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下,依靠发动群众,从小事入手,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永远在防范化解风险第一线。
黄泽派出所自“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以来,全面推进“家园计划”,围绕在村民身边,做的都是走心的事儿,一边作为平安家园的强力后盾,一边与村民联络感情,在无形中凝聚了村民的信赖,既让群众认同满意,也让民警放心舒心。”
“家园计划”背后的创新路径
在嵊州,提起黄泽镇的家园村,给人的印象就是环境好、人和谐、治安佳。2017年11月,该村还荣获了“全国文明村”称号。这一切的变化,离不开新时代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不过,村干部说:“这里面,也有‘家园计划’的一份功劳。”
一直以来,家园村里治安都很不错,村里从未考虑要靠安装“天眼”来防盗防骗。但在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前,家园村中心公园的鱼池内的红鲤鱼经常失少。村委会只得添置新鱼,可是“越养越少”的尴尬局面没有改变。
得知情况后,黄泽派出所民警立即着手调查,但苦于公园包括整个家园村都没有安装监控视频,要找到偷鱼者实在不易。最后,几经考虑,该所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提出了“家园计划”,就是全面推进村级视频监控全覆盖建设,着力夯实基础支撑。“计划”提出来后,立即得到村民的高度拥护,并表示:“这可是24小时都在岗的‘警察’呢,有它在,我们感到更安全了。”
不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家园村不仅完成了村级专属视频监控平台,还建立了村级专职管理队伍和常态巡防机制,并将视频探头已统一接入家园村驻警点,实现了全村视频监控“一网通”。自该项工作开展以来,家园村公园鱼池内的红鲤鱼再也没有失少。另外,视频监控对保持村庄整洁也作出贡献,在视频探头的监视之下,再也没有村民故意乱倒乱丢垃圾了,他们笑着说:“这种不良行为被拍下来了,多难为情呀!”
黄泽派出所所长郑杨炜说,作为“全国文明村”,家园村注重居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此为契机,我们以家园村命名,提出“家园计划”,这不仅仅是依托对基层综合治理的查漏补缺,更是对辖区企业群众新需求和新期盼的有力回应,全力打造真正的“平安家园”。
汇聚力量,共筑安心家园
几年下来,“家园计划”这一创新工作模式逐渐走向成熟,并在全镇推广应用。
黄泽小吃远近闻名,种类众多,豆腐小笼、麦荷等说起来就让人垂涎欲滴。立足于黄泽镇众多青壮劳动力外出做小笼包的辖区特点,该所民警结合日常走访工作,并以微信视频聊天、“越警管家”服务平台为载体,在线上和线下同步为游子和留守家庭提供服务,有效打通了守望家园的“最后一公里”。
前不久,该所民警民警在进行日常走访时,发现辖区在南京开小吃店的小李父母遇到了麻烦事儿。小李在外拼搏多年,一直独自扶持着家里的经济情况,可这事业发展了,个人婚姻问题却一直没有进展,这可把留在家的二老给急坏了。
为了避免家人催婚而引发争吵,小李索性不接父母电话了。小李父母赶紧找上民警,想找办法联系上小李报个平安。在民警的多方努力下,总算联系上了小李并进行开导,化解了小李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也使得小李父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截至目前,该所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为在外打拼的“馒头老板”化解矛盾纠纷13起,点对点提供办证、法律咨询服务77次,紧急止损电诈案件3起,真正实现了在外黄泽人“有事找民警,在外也安心”。
为确保家园更加平安,该所还推出了“平安大喇叭”“平安小喇叭”“平安大屏幕”等一系列平安宣传项目,致力于让平安宣传在日常生活中深入人心。此外,该所还特别注重一批热心群众、退伍军人。由海军军官专业,现任该所副所长俞棋彬成立了以他名字谐音命名的旗兵义警队,对入伍前、服役中和已经退伍的军人进行不同的服务和召集工作;精通法律知识的队员王柏章还主动请缨,当起了驻派出所金牌调解员。
目前,“家园效应”已初步显现。今年以来,该所刑事盗窃案件环比下降60%,电诈发案环比下降38.46%,黄赌毒警情环比下降75%。4个村实现零发案,14个村实现降发案,全镇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侵财类案件破案率、退赃率分别达72.34%和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