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假蜂蜜让人防不胜防
俗话说“蜂茶解秋乏”,眼下正值蜂蜜销售旺季。曾经,掺假蜂蜜一度占据市场“半壁江山”,2011年底出台了蜂蜜新国标,今年的蜂产品市场又是如何?昨日,记者实地前往调查。
市场乱象:勾兑、造假,制假手段多样
在一些商超的蜂蜜专柜,记者看到,由于蜜源不同,蜂蜜价格从十多元到百元不等,即使同一种蜜源的蜂蜜,价格差别也很大。记者随手拿起一瓶“蜂蜜膏”,配料表里显示着添加了葡萄糖、低聚果糖等成分的配料,但价格标签上标的却是“蜂蜜”,有打“擦边球”之嫌。
据蜂蜜新国标规定,纯正的蜂蜜不得添加或者混入任何蜂蜜以外的物质,如糖类、代糖类物质以及防腐剂、增稠剂,对故意在蜂蜜中添加葡萄糖等物质却仍然标为“蜂蜜”的产品,将被视为假冒产品。
有业内人士指出,假蜂蜜种类虽多,但造假手段却只有几种:或者用粮食作物加工成糖浆(也叫果葡糖浆)充当蜂蜜;或者把白糖、水和柠檬酸放在一起熬,利用酸解作用分解出单糖假冒蜂蜜;或者用麦芽糖等冒充蜂蜜。除此之外,造假者还要加入增稠剂、甜味素、防腐剂等化学物质进行勾兑。这样假蜂蜜外表看上去清亮透明,粘稠度较高,足可以假乱真。原本“甜甜蜜蜜”的食品,如今却令市民“苦”不堪言。
背后原因:利益驱使致假货盛行
假蜂蜜之所以能够长期行骗,是因为造假成本低、差价大、利润高,而蜂蜜造假“反正吃不死人”的侥幸心理更是壮了他们的胆。
琳琅满目的蜂产品,几倍的价格差价让人心生疑惑,低于成本价的就更值得留意了。
在下王镇溪后村,养蜂几十年的老蜂农吕昌鑫告诉记者,从价格上来看,不管是哪种蜂蜜,在去掉水分损耗、算上加工包装等费用后,一斤蜂蜜的生产成本绝对不应低于10元。
以洋槐蜜为例。洋槐蜜是品质最好的蜂蜜之一,纯正的洋槐蜜原料收购价每吨高达26000元左右,折合成500克约13元。如果去掉水分损耗,算上加工包装等费用,500克洋槐蜜生产成本至少20元。反观以白砂糖勾兑的蜂蜜,一斤白砂糖为3元,白砂糖加水再添加柠檬酸制成1斤蜂蜜的成本不足2元钱。
如果说利益驱使是诱因,那么消费渠道的多样性也为不法商贩提供了漏洞。通常消费者购买蜂蜜的渠道分为上门去蜂农家购买、通过二手商购买、网购或去商超,这中间的流通环节就为一些商贩提供了操作空间。此外,至目前为止,国家并未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对蜂产品实行监管,监管有空白等种种原因造成蜂产品市场乱象丛生。
市养蜂协会会长冯纪良表示,要解决这些行业问题,必须制定并完善相关行业准则,由监管部门加强对蜂蜜产品的监管和检测,还要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机械化水平,并加强生产流程监管,着力提高产品的产出质量。同时,还要加大对识别真假蜂蜜方法的宣传,使消费者能够有效识别真伪产品。
蜂农吕昌鑫一边摇蜜,一边介绍真假蜂蜜辨别方法
鉴别真假:一看二闻三尝
如何鉴别蜂蜜真假?简单的方法是一看、二闻、三尝。
在溪后村的蜂场里,吕昌鑫一边摇蜜一边说,由于蜜源不同,蜂蜜的色泽也各异,主要有水白色、琥珀色和深琥珀色三种。“如果蜂蜜中添加了大量白糖,颜色就会呈现红或黑色,掺杂淀粉后会显得浑浊不清,透明度差。”
透亮的琥珀色蜂蜜缓缓流出,吕昌鑫说,鉴别蜂蜜的第二步是闻。纯正的蜂蜜有着天然的花香,依据蜜源的不同,蜂蜜会散发出不同的花香,而假蜂蜜则闻不到花香味。
第三要尝。吕昌鑫为记者冲了一杯现摇的蜂蜜。品尝时有一种芳香甜润的感觉或带有轻微的酸味,后味悠长;而掺杂大量白糖的蜂蜜,则会出现浓重的甘蔗味,且苦涩,放置一夏天后瓶内会生虫。
除吕昌鑫介绍的三步法,冯纪良还推荐了一种触觉检测法。当蜂蜜出现结晶时,取少量蜜样放于手背上,用另一只手搓压,如果是纯正的自然结晶蜂蜜,则手感细腻,并能搓化结晶粒,反之则为掺杂有其他物质的蜂蜜。或者用100度的沸水冲泡一杯绿茶,茶泡开后放入蜂蜜,如果茶水变黑说明蜂蜜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