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为高敏一家抢到了回安徽老家的火车票,一家人很激动,夫妻俩一个劲的感谢。夫妻俩不会用电脑,本来怕没有票又回不去了,如今心里踏实了。
高敏和刘全义夫妇,带着她东家送的土特产,加上自己买的腊肠和小礼物,准备了5大包,记者问:“这么重的包怎么拿。”高敏笑着说:“全让我老公背着走。”
过年前,最后一次在东家家里,高敏把地板和茶几抹了好几遍。她说,要回去一个多礼拜,不能帮忙打扫,东家是爱干净的人,今天要弄得特别干净才行。
高敏特意从包里找出准备送给女儿的新衣服,一件白色的羽绒服。3年没见女儿了,不知道长高了没有,也不知道她的学习怎么样了。
浙江在线02月06日讯越靠近年三十,这年味就越重,而回家的脚步也走得越紧。对于许多外地来杭的打工者来说,一年到头也就盼着过年的这几天和家人团聚,孝敬老人,抱抱孩子,打工的辛苦和生活的艰辛在即将回家之时也烟消云散。他们之间流传着一首歌,很俗,却能唱进心里: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高敏,在杭州打工的一名普通的家政女工,40多岁,眉清目秀。和丈夫刘全义2003年从安徽阜阳来杭,至今快有10年。虽然把13岁的儿子刘志成带在身边,但3年没回过老家的高敏,在老家还有个念高一的大女儿,让她实在惦念,“往年吧,第一觉得回去要花好多钱,第二也想趁着过年多赚点钱给女儿付学费,所以就没回去,而且也买不到车票。”
今年,在东家的帮助下,她终于抢到了回老家的车票,2月8日他们一家就要离开杭州,今年终于可以一家人团团圆圆过个年了。
刘全义是公司的搬运工,两夫妻一个月收入加起来5000元,住着10平方米的出租房,也没个独立的厕所,但他们却很知足,“孩子在身边,安安稳稳的就够了,”高敏说,“我们没什么文化,赚不了什么大钱。收入不高,我们就和自己比,每年好一点就行了。”
她的家政工作,大多是靠服务过的东家相互介绍的。5年、8年,她做得好,老东家都信任她。家里旧的电视、电脑,还有很多生活用品,都是东家送的。今年,许多东家还多给了工钱,送了不少土特产,高敏说:“东家送的这些,都带回去给家人和乡亲们尝尝。”她还专门给在老家读高一的女儿买了一件白色的羽绒服,对她来说最大的遗憾,就是10年前来杭州没把大女儿一起带过来。
对于帮他们一家三口抢到了回乡的车票的东家,高敏特别感激:“我们电脑也不会用,要不是东家,我们肯定买不到票。”她和丈夫把要带回家的特产、衣服、小礼物,整整装了5大包,给90多岁的公公买了一条围巾,给姑婆们买了些便宜的丝绸方巾,“公公90多岁了,我们再不回家看看,就真的可能看一次少一次了。”高敏说话的时候眼里闪着泪花。
说起明年的愿望,高敏说:“只要儿子能在杭州读初中,我们就安心了,现在还不知道该怎么办。”儿子刘志成现在六年级,前年转学到杭州长青小学,成绩进步很快,以前没学过的英语也考了70多分,高敏笑着对儿子说:“这是老师送给你的分,让你好好过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