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人为了葬礼不上班
非洲人对死亡的态度以及对死者的悼念按宗教的影响基本分成三个群体,除基督教、伊斯兰教徒外,还有许多自然神教信奉者。一般这里的人悼念亲朋好友,都是按照自己信奉宗教的教规来操办。
非洲人认为死亡只是生命的寂静期,所以在非洲的许多部落、村庄里依然为故去的祖先保留着生活的空间。传说如果把先人的生活场所维护得好,先人就会降福,保佑活着的人们。
非洲人视葬礼为解决问题的机会,搞得十分隆重。因为在他们看来,葬礼的成功与否将决定死者在另一世界的前途,同时葬礼也是化解与死者恩仇的最好机会,所以他们会努力在葬礼上唱歌跳舞以博取亡灵的欢心。
在现代非洲都市,人们依然保留着这些传统,不过有所变通:不惜重金在报纸上刊登讣告是眼下非洲最时兴的追念方式。像笔者所在的科特迪瓦,各主要报纸上,悼念亡人周年或是安葬的讣告有时竟要占去报纸1/4甚至1/3的版面。而这种太过敬畏亡者和看重葬礼的习俗与现代高节奏的生活常发生碰撞。有时候你会发现,政府机关的某个办公室里没一个人上班,因为所有的人都请假跑去参加亲属、朋友或朋友的朋友的葬礼去了。
巴以都爱纪念烈士
春天本来是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季节,即便在追忆亲人的时候有点淅沥的小雨,也是诗情画意,哀而不伤。但在炮火不断的巴以地区,人们祭奠亲人的心情也常常会被仇恨搅乱。
每年公历5月左右,以色列人都要连续纪念“大屠杀纪念日”、“死难烈士纪念日”和以色列的国家“独立日”。由于巴以冲突持续不断,以色列几乎家家都有“烈士”,所以这些看似很官方的节日在以色列却直接与万户千家的感情相连。每当这些日子来临,以色列人都会手捧鲜花,举着蜡烛来到各自的亲人墓前,用犹太民族特有的风俗———往亲人幕碑上摆象征永恒的石子来表达内心的哀思。
巴勒斯坦人本来没有专门的节日祭奠死者,他们习惯在亲人辞世后的第7日、第49日和周年祭日时举行追念仪式,但自从和以色列结仇以来,巴勒斯坦特别把每年的公历1月7日定为“死难烈士纪念日”,以追悼在冲突中死去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