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之梦难再圆
读小学以来,徐泉一直以品学兼优而深得老师和父母的喜爱。2006年,徐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原嵊州一中,三年的高中学习期间,每一学期都是班里的三好学生,同时还多次获得学校学习成绩优秀奖的奖励。
2009年高考,徐泉以654分的文化成绩以及过硬的身体与心理素质,被某航空大学录取。王小英老师告诉记者,当年的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是605分,徐泉以全班第一的优异成绩被空军航空大学录取,对学校来说也是少见的好学生。
“嵊州一中高三(17)班徐泉同学被共青团市委评为嵊州市级优秀团员;因待事客观全面,想法深入独到,个人成绩突出,被光荣评为2011年度优秀个人;在大学组织的第一次高数抽测中,取得优异成绩,为队赢得了荣誉……”从徐泉妈妈捧出的一大堆荣誉证书中,记者看到这些大红的证书上面,全部写着徐泉的名字,分别由嵊州团市委、空军航空大学等等单位颁发。
对于一个农家孩子来说,能考进航空大学,这是多么的喜悦与自豪。当“光荣军属”的红匾镶嵌在徐泉家的大门上方时,父母流下了喜悦的泪水。
徐泉的父母是普通的打工族,为了将儿子培养成才,夫妻俩在嵊州一中的附近租下民房,边打工边为儿子洗衣做饭。三年的辛苦没有白费,当看到儿子成为“天之骄子”时,所有的付出与艰辛都已不足挂齿。
假如不是那场车祸,这是一个多么优秀的青年;假如不是那场意外,这是一个多么幸福的家庭。但是,这只是假如,如今的徐泉只能躺在病床上,他的飞行梦想已成过往。
康复之路步履艰
走进徐泉的家里,客厅里除了吃饭的桌子和几条凳子外,最显眼的就是一条轮椅和一张自制的起立床。
徐泉的爸爸是一个老实人,深锁的双眉下一张黝黑的脸庞,给人以一份坚强。徐泉的妈妈钱苗芹一说起儿子的遭遇,双眼中瞬间盈满了泪水:我们这种人活着还有什么希望,如果不是为了可怜的孩子……话没说几句就已泣不成声。
在长达14个月的治疗过程中,大小手术费用和日常辅助治疗费用已高达90多万元。这对于靠打工赚钱的家庭来说,只能四处借钱来应付。如今,面对欠下的40多万元外债和10万贷款,徐泉的父母是那么的无力、无助和无奈。
“针灸一次要花费50元,在康复床上站立、运动一次,也得70来元。”每天100多元最基本的康复治疗费,让这个赤贫的家庭实在无法坚持,徐泉的父母一直在等着奇迹出现,但后续治疗费用让已经一贫如洗的家庭有点绝望。现在,徐泉只能回到家里靠父母亲帮他康复。
为了让儿子每天能做康复训练,父亲与朋友一起模仿康复医院的训练器械,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研制出了一张“起立床”,每天将儿子绑在床上进行直立康复。每天晚上,累了一天的徐泉爸爸,为儿子做完半个小时的针灸后,就将儿子搂在怀里睡觉。在父亲的怀中,徐泉习惯于右侧的头会慢慢地转向左侧,这细微的一个动作,让父母信心倍增:儿子是有意识的,儿子一定能醒来。
每天,徐泉的父母会给他讲一些小时候的事和放一些大学同学帮他录制的歌曲,希望徐泉能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采访结束时,记者用三界话跟他告别:“徐泉,我的三界话你听得懂吗?高中时有没有三界同学呀?”听到我的说话,徐泉的眼睛会转动过来与我对视,然后眼眶再次转红。
面对有意识的儿子,徐泉父母是多么盼望有好心人相助,给儿子一个醒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