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干枯的茶叶,茶农应慧佳显得很无奈。(马玉龙摄)
被烤焦的茶叶,如果捻一下,可轻易捻成碎片(马玉龙摄)
连续高温,滚滚热浪,我市农林作物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粮食作物受灾面积达16万多亩,茶叶受灾面积4万余亩。我市农林部门紧急部署落实高温天气应对工作,开展农林防旱抗旱。
农林作物经受大“烤”
昨日上午10点多,温泉旅游度假区应桂岩村的道路两旁,65岁的老农应慧佳正忙着给茶园锄草。炎炎烈日下,成垄成垄的茶树被晒伤、烤焦,泛出与这个夏季不协调的棕黄或褐色。“你们看,渠道都干得露出了沙土,这两垄茶树旱得直掉叶子,过几天就得挖掉,没用了。”应慧佳一边说着,一边大口大口地喝随身带着的水,才忙碌了半小时,长袖衬衫已被汗水浸透。随手捻起一片茶叶,立马碎成几片。
有着30多年茶园管理经验的应培军,是应桂岩村的支委,在他的印象中,从未有过持续这么久的高温天气,“全村700亩茶园,40%都受到严重影响,旱情可能会影响到茶农来年春茶的收入。这几天,村民们每天凌晨、傍晚各浇一次茶园,或者给茶苗安装遮阳网,起早贪黑,积极抗旱。”
应培军的回答得到了温泉旅游度假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张乐江的印证。“离应桂岩村15里路的上游有一个民胜水库,已连续15天每天24小时放水,供应桂岩等8个村庄的饮水、灌溉使用,每天放水量约2.5万立方米。”
粮食作物也在天天经受“烤”验。截至7月30日,全市单季稻受灾面积达11.7万亩左右,连作晚稻因灌水困难迟迟难以下种的约1000亩,而旱杂粮多数已出现叶片枯萎情况,受灾面积约4.9万亩。
专家支招防作物“中暑”
昨日上午,市农业局下发《关于切实做好高温天气农业防旱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相关单位把防范和应对高温天气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做好防旱抗旱工作的思想准备、技术准备和物资准备,并适时通过农民信箱等渠道向广大农民发布预防高温等灾害性天气的措施和建议。
据了解,自7月28日起,市农业局领导班子带队,组织专家分5个小组,轮流到生产基地对粮食作物、蔬菜、畜牧业等指导抗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俞朝告诉记者,一些大棚蔬菜因灌溉系统完善,没有出现旱情,但一些种植在露天的蔬菜生长受到影响。“目前高温干旱天气,对我市夏季蔬菜影响不大,因为夏季蔬菜采收基本结束,但对秋季蔬菜的育苗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像包心菜等育苗时间普遍推迟,且出芽品质差,秧苗长得瘦弱。小辣椒、茄子等蔬菜的移栽定植也被推迟。”
针对当前的蔬菜生产,俞朝提出了建议:一是采用畦面覆盖稻草,或者遮阳网覆盖,减少光照强度和水分蒸发;二是深耕深松,加厚活土层,增加透水性,可加大土壤蓄水能力,减少地面径流,更多地储蓄和利用自然降水;三是提倡增施有机肥。在旱作地上施足有机肥可降低用水量50%~60%。合理施用化肥,也是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的有效措施。同时及时采收商品菜,增强植株抗逆性,提高抗旱能力。
另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2万亩的苗木受到不同程度的旱情影响。市林业局7月初便发出抗旱保苗的通知,要求相关单位采取技术措施,开展苗圃地防旱抗旱,加强苗木管理,注意防病治虫,尽最大努力减少高温对苗木生产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