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上午,全市45周岁以下普高、职高和幼儿园教师在市职教中心集中参加了专业知识测试。8月30日,市属初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测试由学校自行组织,乡镇(街道、开发区)中小学教师由中心学校负责组织集中考试。这是近十年来各学段全体教师首次参与的专业知识测试。
今年暑假,我市6000多名教职工利用假期的有利时机,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参加集体备课、专业发展培训、校本培训、专业知识测试等培训活动,大力提升专业素养。近两个月来,全市选派84名骨干校长、骨干教师参加了省和绍兴市的教师培训;组织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五大类教师暑期集体备课,参与教师1600多人;实施了28类嵊州市级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涵盖中小学、幼儿园各门学科,培训教师近2200人;全市各校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以专业知识学习为主的校本培训,市教体局分六大类别对校长、教师进行了专业知识测试,受测校长、教师达3800人;组织100名新教师进行了3天的集中学习。一系列的实训干训,实现了教师暑期培训的全覆盖。其主要做法为:
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协调。根据《嵊州市教师发展中长期规划》要求,市教体局6月份起就着手准备制订了暑期教师培训系列方案,从参训对象、组织形式、管理方式、结果运用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市教研室制定了4类教师暑期集体备课计划,教师进修学校则详实安排了7—8月的教师培训项目。此外,各学校还分别开展了各自的学习研修任务。剡山小学给每一位教师发放了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倡议老师们利用假期时间认真学习;蛟镇小学推出了暑假教师读书活动,每一位老师从校图书室至少借阅了一本书籍,并开展读书笔记撰写和评比活动;三界镇把教师专业素质和师德培训相结合,要求老师们读一本书,并完成1000字以上的体会文章。
集体备课与专业发展相统一。从7月10日至14日的暑期新一届高三集体备课开始,到8月下旬的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高的暑期集体备课,集体备课都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中的“32学时”培训项目紧密结合,既让“32学时”培训学有重点,又让集体备课备有目标。比如幼儿园教师的集体备课,把重点放在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上,因为这是“32学时”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比如新高三的集体备课,参与对象既是各高三学科的全体任课教师,还包括“32学时”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对象。在培训中,重点交流了各学科2013年高考阅卷情况及教学反思,还邀请省内部分高考命题专家分析了高考的命题走向、阅卷的反馈意见等等。这样大大提高了培训实效,针对性很强。
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相促进。对于学校领导来说,管理能力非常重要。为此,在暑期校长读书会期间,市教体局邀请专家对270名校长、书记进行了管理知识培训,并组织了“校长管理知识”测试,测试内容为教育法律法规和教体局有关规范性文件等,提升学校领导干部的管理能力;同时,还适时组织了学校基建项目管理业务培训会,300多位学校基建方面的负责人参加了基建管理培训。对于教师来说,学科专业知识的高低决定了教学能力的强弱。为此,在8月底,教体局组织开展了各学段的教师专业知识测试,970名教师由教体局组织考试,普职高学科以高考难度为测试要求,幼儿园教师的测试内容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500多名义务教育段教师由各市属学校、乡镇(街道、开发区)中心学校负责集中考试,教体局派干部巡视检查。为提升测试实效,测试结果将记入学校和教师年度考核,并与该教师绩效工资、职称评定、优胜劣汰等挂钩。
外派骨干与市级培训相结合。对外,选派84名校长、教师分别参加了省普高正职校长培训、绍兴市幼儿园园长《指南》培训、指令性省级培训、省中职教学改革培训会等等,学习了先进的办学经验和教育理念。对内,因地制宜组织开展了多项学科培训。如小学语文,全市安排了“剡山、鹿山、城北、城南、逸夫”5个教研片同时举行,并以循环讲座的形式组织专题培训,培训主题涉及“教师如何写论文”、“一线教师怎样做科研”等等,进一步提升了广大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了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能力。
今年暑假,市内外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我市教师队伍整体思想和业务素质,促进了全市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