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丹桂飘香时……
爱心全家福
第四十七站 —— 时间:2013年9月29日 始发站:爱心公社 目的地:贵门乡中心学
又到丹桂飘香时,9月29日,嵊州传媒爱心公社再次赴贵门乡中心学校结对贫困生,这是爱心公社第四次赴该校结对。
一样的时节,一样的风景,一样的心情,社员们心中托举的那个爱字,也像丹桂一样散发着幽香。
一整天,马不停蹄的走访
从9月中旬开始,爱心公社就开始准备结对事宜。去年结对的学生,有几个已经毕业了;去年参加结对的爱心人士,有几个也赴他乡创业了。爱与被爱,都要重新选择重新招募。结对10位学生,就要选择10位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生,就要招募10位能从经济上和精神上真正关心学生的爱心人士。
招募爱心社员的工作从9月16日开始。把去年的结对名单拿出来,一个一个给社员打电话。社员郑兴国结对的郑同学今年已读高中了,暑假,郑同学来艺术村找他时,他给了郑同学两千元钱,让她交学费。这次我们去贵门,郑兴国又托我们带钱,但郑同学已经毕业离校,只好让他们自己去联系了。另外有几位爱心人士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不打算再结对了。所以学生和社员都要重新物色。
“让每一个贫困生都能得到资助,让爱心人士的每一分钱都能用在刀刃上。”这是爱心公社的结对宗旨。抱着这样的宗旨,9月22日,社员“三毛”和王利祥捏着去年结对学生的名单,踏遍了贵门乡的山山水水,从上午8点出发,一直访到下午5点才回来。
去年结对的每个贫困生家庭,他们一户一户进行走访;去年没有结对的学生,村里老人反映生活贫困的,他们也一户一户走访了。最后,确定了10位结对的贫困生。
4学年,跨越山水的结对
关注爱心公社的读者和网友,一定还记得网名叫“犹太人”的王总。王总是义乌人,在那边经营一家上规模的饰品公司。2010年9月,他通过朋友的介绍加入了嵊州传媒爱心公社,随后,他就给记者来电,说有需要他出钱出力的地方,请一定通知他。
当时,爱心公社刚好在策划贵门乡中心学校的结对事宜,学校给了记者一串长长的结对生名单,经过了解及调查,最后确定其中18位学生作为资助对象。定下名单后,记者给他打了电话。说实在的,当时让王总结对学生时,记者心里根本不抱希望。做企业的人太忙了,哪里抽得出时间从义乌赶到人生地疏的嵊州呢?然而很出乎意料,王总在那边一口答应了,并表示他至少要结对两位学生,如果还有贫困生需要结对,他也很愿意。
2010年9月28日,王总果然一大早就从义乌赶了过来。他给两位结对学生买了书包、学习用品、牛奶和零食。2011年,2012年,接下来的两年,他每次结对两位学生,每次过来,都为孩子们买书买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
今年9月,他再次表示要继续结对下去。他还是那句话,如果有需要,他可以多结对几位学生。
9月29日,他处理好公司的事情后,果然带着妻子和小女儿赶了过来。“3个,我结对3个学生吧。”结对现场,王总如是说。最终他结对了两位女生和1位男生。两位女生收到了他的新书包、洋娃娃、童话书等礼物;1位男生,单独得到了10多本新书。这些贫困的孩子,一下子成了“精神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