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自己”
“因为自己比较好强,所以做每件事都想做得最好!”刚从汉字听写大赛赛场上出来的过欣怡微笑着告诉记者。
沉静而秀丽的面容,树脂镜片后忽闪着一双明亮睿智的眼睛,出语更是朴实爽快不绕弯儿,这和赛场上文静内敛的她判若两人。她,就是嵊州中学初中部初二(3)班班长、5号参赛选手过欣怡。
“这次出题比较简单,但因为身在考场,所以还是比较紧张,为舒缓紧张情绪,我便和身边的人悄悄说说话,如问‘这个字应该怎么写’?轮到自己上场听写时,碰到一些容易搞错的字词,便格外小心,如‘矫揉造作’的‘矫揉’一词,心里首先想到了‘杂糅’的‘糅’字,后来仔细一想,想起这个字平时训练时老师和同学们曾讲起过,应是提手旁,便果断地写了出来。”
“有时我们也会互相鼓励一下。当我们的一个队员在听写时误将‘劈头盖脸’的‘劈’写成了‘披’字后,我大吃一惊,心里感到很遗憾。当走出赛场时,我见那个同学还在为此难过,便过去拥抱了她。其实,这个成语在平时训练时出现过,可能是这个同学没有仔细地去识记和区分,或者上场时比较紧张。”
“为了这次汉字听写大赛,我和同学们运用联想记忆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训练。如看到‘天籁之音’就想到‘万籁俱寂’,再想到‘信赖’,把相关相类、容易混淆的字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识记;有些则运用会意、形声等造字法来识记,如‘粜米’的‘粜’,一看就知道其意义是‘卖出粮食’。”过欣怡娓娓道出了“真经”。
在班上,过欣怡是同学们眼里的知识小“博士”,大家有什么疑难问题都喜欢问她,许多同学还称她为“度娘”,意为将她比做搜索引擎“百度”,其知识之广博可见一斑。
原来,出身于长乐半山区一户普通家庭的过欣怡,从小就酷爱看各种图书。长大了些,在老师的推荐下,她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如原版的《史记》,中外文学作品《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化苦旅》等,还有《意林》《文艺风赏》等时代刊物,大大开阔了自己的知识视野。
“她心很静,耐心而有条理,像这次汉字听写大赛,自被学校选为参赛队员后,除了课本里的词汇,单《现代汉语词典》她就通读了两次,并准备了两个本子,将已掌握的字词写在一个本子里,还没有掌握的或容易写错的就写在另一个本子里。她是住校生,常常一个人在静静地看书看笔记……”在同学眼中,她是这么一个人。
“过欣怡同学的确很优秀,初一和初二年段过关考,每次总分总是第一;语文基础是全班最好的。她看似性格内向,其实当她觉得某件事必须要做时,就会毫不犹豫迎难而上,争取做最好的自己。”这是语文老师对她的评价。
这,就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过欣怡。过欣怡,好样的!愿好强的你在传承汉字文明、弘扬传统文化上,“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