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出现一段工人采用活体拔毛的方式采集兔毛的视频,导致国内兔毛市场遭遇寒冬,也使我市兔农很受伤
但他们很坚定地说——嵊州的兔毛是剪的!
昨日上午,记者从市畜产品有限公司了解到,近日网上一段视频称在中国的安哥拉兔养殖场中,工人采用活体拔毛的方式采集兔毛。此后,多家国外知名服装品牌表示将停产安哥拉兔毛产品,我市的兔毛出口也受到影响,订单下降三成。兔毛市场遭遇此次寒冬,让我市兔农很受伤,但他们很坚定地告诉记者,“嵊州的兔毛是剪的!”
作为全国长毛兔生产示范县(市),我市是国内主要的优质兔毛产区,特别是由我市培育的“白中王”长毛兔只均年产毛量达到2000克,居全国首位。现全市有养兔户3万多户,常年存栏量基本稳定在60万只左右,并向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推广供应良种兔20万只以上,年产兔毛800多吨,主要用途为生产高档围巾、针织衫和兔绒大衣等,养兔业已经成为了我市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据市畜产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畜牧师麻剑雄介绍,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普遍采用剪毛,拔毛不足兔毛总量的5%,而且随着科技进步,剪毛方法正由手工剪毛向电动剪毛发展,电动剪毛不仅不会伤及兔子皮肤,还能有效提高剪毛的效率。此次国外特别是某些欧洲组织以偏概全的报道,已经严重伤及我国广大养兔户的积极性,因某些养殖户的极端行为而全面抵制兔毛产品,更是对广大农民生存发展权的漠视。
30余年前,崇仁镇木马峧村党支部书记李政权依托长毛兔养殖,带领全村人民勤劳致富,如今兔毛市场遇冷,全村兔毛大量积压,这个情况让他颇为头疼。李政权说,从业30余年,全村依靠长毛兔壮大了集体经济,大家每个人都知道嵊州的“白中王”长毛兔是产出高档细绒毛的,一定要依靠专业的剪毛师傅。
“一般每只兔子的产毛期有4—5年,和网上宣称的2年相差甚远。”李政权不无担心地说,如果一只兔子产毛2年就要换,没有多少兔农会愿意承担这样高额的成本。同时,他告诉记者,如果用拔毛的方式采毛,江南这么冷的冬天,兔子是无法过冬会冻死的,就他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嵊州的几万只长毛兔养殖户是不可能采用拔毛的方式虐待兔子的,因此李政权对欧洲某些组织以偏概全的报道导致国内兔毛市场遭遇寒冬的做法非常不理解。
虽然网上视频中采用不当手段拔粗毛的养殖户只是少数,但麻剑雄称,我们将以此为鉴,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同行交流,加强兔毛行业自律,坚决禁止非法采毛,逐步规范科学养殖,积极制定毛兔养殖规范和生产标准。“我们还将邀请国外客商到嵊州实地参观考察,了解毛兔养殖的真实情况。”麻剑雄说,希望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技术支撑,和国际动物保护组织的积极监督,规范毛兔的正规化生产,为我们的毛兔产业赢得另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