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遍地,腐臭水横流,12月19日,记者沿罗小线一路走来,发现在其与长雅路交叉口处,堆着一大片生活与建筑垃圾,周边有拖车清理过的痕迹,这里俨然成了垃圾中转的“理想”场所。
迎着刺鼻的气味,记者走上前,只见死狗皮、烂菜叶、破旧衣裤、煤饼、石头瓷片……高高堆起,显然已不是一两天乱丢而成,乌黑的汁液散发着臭气从垃圾缝隙中流出,不禁让路过的人掩鼻匆匆跑开。那么,这里的垃圾究竟从何而来?
一位村民手推着垃圾车从一路之隔的鹿山街道雅良村走来,他躲闪着来往的车辆将垃圾倾倒此地。当问及垃圾的来源时,这位村民告诉记者大部分是对面雅良村倾倒的,而自己在附近工厂打工,平时负责将厂区内的生活垃圾收集起来运到此处。
这位村民的回答得到了雅良村保洁员史大妈的印证。她告诉记者,平时村里的垃圾都统一收集起来倒在马路对面的露天垃圾中转站,等待街道处理。说起马路对面的一大片垃圾,不少村民有话要说。“这么漂亮的罗小线边堆着一大堆垃圾,毫无遮掩,真是大煞风景!”“焚烧垃圾的黑烟随风飘进村子,太臭了,呛人!”
雅良村为何在路边形成了天然的垃圾中转站?记者找到了该村村主任周少华,他告诉记者,村里原来有符合标准的垃圾中转站,去年因建设罗小线被拆除后,便在附近开辟了一个地方临时作垃圾中转站。随后记者从市农办了解到,针对罗小线沿线道路垃圾收集设施的改造,我市有一定的补助,并规定尽量远离主干道两侧,即使选址在道路两侧也需做绿化遮挡,并于今年11月底前改造好。
“之前村子忙于选举事宜,选好之后工作需要进行安排、落实,此外,罗小线刚建好不久,选址建造需要一定的时间。”周少华急忙解释道,“目前,垃圾中转站的新址已经选好,我们会在两周内建好新的垃圾中转站。”
记者将此情况向鹿山街道进行了反映,相关负责人表示会督促雅良村尽快建成新的垃圾中转站,同时约谈保洁员,进一步落实好保洁清运工作。
记者手记:从一个多月的农村环境卫生曝光情况看,“各人自扫门前雪、公共场所无人过问”的现象仍然存在,也成为农村公共卫生难以保洁的一个顽症。家门口的保洁关系自家人的门面,公共环境的整洁更是嵊州人的脸面。农村环境保洁,一方面需要硬件设施的配套落实,另一方面需要老百姓提高公共环境意识,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还农村家园山清水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