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传统手工艺带来一场革命
编者按:着力推进“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 和“名品、名企、名家”培育工程,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组合拳,是我市工业强市的重要举措。从今天起,本网将对“四换三名 工业强市”典型和动态进行挖掘报道,敬请关注。
与工业企业不同,传统手工业注重的是一个“艺”字。既然是“艺”字牌企业,则越传统越好,越手工越好。市吉祥工艺有限公司董事长钱利平,却将他的“博缘”木鱼和其它佛教用品一次次进行机器换人,在保留产品艺术含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这是一只长2米、高56厘米、宽36厘米的梆鱼模型,是一位工人用了3天时间用电脑雕刻机雕刻而成的。如果用纯手工雕刻,雕一个梆鱼模型至少需要15天。“这样一来,生产效率就提高了5倍。”钱利平告诉记者,梆鱼模型只是木头毛坯,接下去,工人将在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精雕细刻,打磨木质清晰的纹理,雕刻古朴典雅的图案。
电脑雕刻机是钱利平前段时间刚刚发明的,除此之外,他还发明了挖空机、仿形机、扫描机等等。钱利平做木鱼工艺品已经有31个年头了,创业以来,除全力开拓市场外,就是在木鱼工艺品制作上倾注了自己的才情,他的产品也因此蜚声海内外,凡有华人的地方皆有吉祥工艺的“博缘”木鱼。
订单应接不暇,产品供不应求,但传统手工艺的最大缺陷在于,任何一只木鱼都是一刀一凿纯手工制作,即使一位身怀绝技的老师傅,他一天也只能做拳头大小的20多只木鱼。摆在钱利平面前的问题不是产品的销路,也不是产品的艺术品质,而是产品的数量,企业的生产效率。
钱利平是个专一执着的人,他一直在寻求产品数量突围的方式,让一位老师傅日产木鱼能从20多只提高到50来只甚至60来只。他走路时在破解这个难题,吃饭时睡觉时,都在破解这个难题。
2000年,钱利平在苦思冥想和不断实践过程中,发明了挖空机。挖空机替代了原来手工师傅一刀刀挖空木鱼的制作工艺,提高了3至4倍的工作效率。后来,他又发明仿形机,电脑扫描机等等。这些机器都是因生产便利而发明的,钱利平甚至从没想过要申请专利。
2006年,钱利平又发明了声音清脆、质感细腻的塑料木鱼。用塑料代替木头,一个生产工人一天就能生产1000个。这大大节省了劳动力,也让利给了消费者,但客户还是喜欢用木头制作的木鱼工艺品,所以钱利平还得在提高生产效率上下功夫。就这样,在一次次思考和实践中,钱利平又发明了电脑雕刻机,让生产效率提高了5倍。
挖空机、仿形机、扫描机、雕刻机,凡此种种机器,为吉祥工艺节约了很多人工成本,但作为一家工艺品生产企业,钱利平丝毫没有放松对文化内涵的追求。
“产品的文化内涵不能降低,艺术品质不能打折扣。”钱利平说,所有木鱼工艺品还是要“艺”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