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所说的吴哥窟即小吴哥,它在吴哥城外东南方1700米的地方,它是吴哥王朝的杰作,是当今全世界最大的寺庙,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吴哥窟坐东朝西,四周有护城河,河宽190米。护城河上的石板桥宽9.5米,由桥延伸出去的石板大道长475米。大道上空无一物,它要把参拜者的视觉一直逼引到最远的终端。
终端是巍然耸立的寺塔,象征天人合一的须弥山;它要使参拜者觉得那里是宇宙的初始,也是宇宙的终极;是时间的永恒,也是空间的无限。
走完石板大道,便是吴哥窟的外墙。外墙东西长1025米,南北宽800米。与石板大道相接的是一座门塔,横宽235米,有三个入口。它没有可以启闭的门,表示它不设防,不拒绝,而是你心灵升华的入口。国王、僧侣、贵族,从哪个入口进入,有严格规定,平民是不准进入的。
穿过入口,又是一条300多米的石板大道,两侧有七头蛇的石雕做护栏。在大道上前行,远远就能看到高耸的神殿。神殿的基础是三层石砌的台基。第二层台基四角各有一座圣塔,第三层台基上有更高的中央圣塔。五座圣塔形成烘云托月之势,它们象征着须弥山的五座山峰,是众神之居所,也是宇宙的中心。登上中央圣塔历来是柬埔寨人毕生的最高愿望。有两条梯子可通各层台基,右上左下。梯子铁制骨架,铺木板,极高(65米),极陡,极狭,只容两人并行。如此制作,是为了使每个攀登者感到不仅必须手脚并用、五体投地,还须专心一致。这表示在通向信仰的高度时,必须精进专一,使物理的空间借建筑转为心灵的朝圣。稍有懈怠,便会摔下粉身碎骨;稍有退缩,便会头晕目眩,不能自持。二层台基上有回廊壁雕,全长800米,全世界第一。壁雕的内容来自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达》的故事。在此参观的外国游客摩肩接踵,熙熙攘攘,但没有看到什么佛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