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污染最严重 就从哪里先治理
3月28日上午,记者在长乐镇郯城江看到,挖掘机正在把江里清理出来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装进垃圾车里。江水不大,但通过一天的清理,整条江看上去整洁了不少。
近期,长乐镇通过前期排摸,结合地形、地貌特点展开整治,采取“一江一档”,以疏理河道淤泥、清理各类垃圾、建立长效机制作为主要内容,在党员干部集中清扫行动的基础上,开展河道“清障、清淤、清垃圾”的“三清”工程。全镇71条河道中有15条由镇班子成员担任河长,其余56条由各相关村书记作为河长,逐条排查,逐段治理,以河面无废弃物、河岸无垃圾、河中无严重障碍物为目标,为河道行洪排涝扫清障碍。集中清理后,将采取“立体维护”模式,让长乐镇境内所有河道重现水清景美的环境。
“以前沿途村民为了贪图方便,总是把垃圾扔到江里,现在政府帮我们把这些垃圾都清理干净了,看着一车车垃圾被拉走,心里很是舒坦,江水干净了,村民洗洗菜、洗洗衣服都方便了不少。看着这么干净的江面,大家也不好意思再往江里扔垃圾了。”长乐镇山口村村民周德永告诉记者。
“郯城江的垃圾堆积已有六七年历史了,天一热,村民都不敢从这江边走了,而且一到汛期,给排涝也带来很大的难题。”山口村党支部书记郑夏军告诉记者,这条江垃圾堆积十分严重,已要求相关人员加快整治力度,确保在汛期来临前完成清理整治。据了解,郯城江全长6530米,通过两天高强度清理,江面环境已得到很大改善。
“哪里污染最严重,就从哪里先治理。”长乐镇党委副书记陈彭告诉记者,这次长乐镇依托“五水共治”,启动“三清”工程,从污染最严重、最贴近老百姓的河流抓起,把全镇的河流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理。他说:“清理河道只是开始,接下来镇里将采用‘立体维护’模式,以招投标等市场化运作模式,更好地保证河道的长效保洁。”
“一个好的水环境来之不易,要靠大家来维持,郯城江清理后,相信村民往江里扔垃圾的行为会减少。”郑夏军说,“村里将会加大宣传,在河道的醒目位置设置公告牌,提高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督促保洁人员每日清理垃圾房,维护好村庄和河道的清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