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跌撞撞入泥门
如果人生没有其他的改变,宓风光可能现在会成为一个技艺熟练的木雕师傅,但是生活就是多变而又充满惊喜的。
宓风光爱思考、爱探索,在做木雕的过程中,用传统方法做一个模型,就是直接在木头上动工,如果说一不小心错了方向,这块木头很可能就废掉了,只能从头再来,之前的工作就会白费。木头是硬的,雕刻是不可逆的,但是泥是可增可减,有很强的灵活性,宓风光感悟到这一点,便先用泥块做初稿,然后再模仿雕刻,这样便减少了很多工作量。因为有美术基础,慢慢地,宓风光自学成才的泥塑造诣也越来越高。
似乎就这样,宓风光与泥塑结下了深深的缘分。1984年,宓风光被调到了嵊州泥塑厂当设计员,几年下来,宓风光开始钟情于泥塑。除了平时的一些创作以外,开始研究泥塑的一些相关历史。1989年,宓风光自己创立了浙江第一家民营研究所——浙江泥人宓研究所。泥人宓研究所成立以后,宓风光开始大量创作泥塑作品,同时他也开始花更多的时间来研究泥塑的历史。“泥塑在浙江已经有了相当久远的历史,但很多好的手艺已经失传。”宓风光说,中国的第一件泥塑作品发掘于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在南宋时期,杭州还出现了专门卖泥塑的孩儿巷。“所以,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天津有泥人张,无锡有大阿福,只要自己努力,浙江也一定会出现一个泥人宓。”
漫漫求索泥塑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想必屈原的这句话,宓风光会有很强烈的感悟。泥塑创作之路,并不是那么的容易。
搞泥塑,需要有极大的毅力和忍耐力,这其间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甚至是体力。搞艺术创作需要忍受长期的孤寂,还要面对思维枯竭之时的无奈与痛苦,但是当一个惟妙惟肖的小泥塑作品完成之后,这一切都只剩下喜悦,与更加坚定的意志。至今他仍能时时记起,在市区西前街的一个昏暗阁楼里,那一段艰难的日子。阁楼里的创作生活,凝聚了一位艺术家的苦与乐。冬日里,冷风灌进小窗,侵袭着一盏昏暗孤灯,也侵袭着一双拿捏着泥巴的手。黯淡的光线下,宓风光敛神屏息,用手一搓,一按,一挤,泥巴还是泥巴,却有了生机和活力。温暖的笑意慢慢漾在脸上,驱走了寒冷,留下了无穷的回味……
坚持,换来的有可能只是熟练的技艺,就像宓风光自己所说的“工有余,而艺不足”。在艺术创作之路上更是需要不断地学习,坚持不懈地探索。为了让作品不仅有型,更有神,宓风光常常深入西北、西南等全国各个边远地区采风,深入生活,了解生活,从生活中吸取创作灵感和元素。不仅如此,宓风光还特别看重理论上的学习,学习美术工艺的原理,学习新的艺术技法,学习色彩理论,学习颜料的化学性质,这些让他的创作思维更加开阔,同时也能掌握一些与时俱进的艺术创作手法,让他在艺术创作之路上永远充满活力,生生不息。
“在创作中,会有不理解,也会有艰难。”对此,宓风光自喻“陷入泥潭”,将自己大半生钟情于泥塑的日子作了一个完美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