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治水,最重要的是疏通。我国古代,舜帝时期洪水泛滥成灾,大禹的父亲鲧是水利部长,他自告奋勇去治水,采用堵的办法,治了十三年也没有把水治好,舜一生气就把他杀了。大禹继承父业去治水,方法跟父亲截然不同,他开山凿渠,疏浚河道,结果把水治好了,舜就把帝位传给了他。
现如今,河道堵塞、流水不畅是个普遍问题,也是严重问题。由于年久失修,河道中间有许多类似岛礁那样的沙石泥土,河床明显涨高,阻碍流水致使不畅。即便是农村的水沟、水坑,也是杂草丛生,淤泥成堆,排水沟变成了臭水沟。近段时间,开展“五水共治”,河道岸边的垃圾得到了一些清理,面貌有了改观。但是河道中间的流水畅通问题并没有很好解决,如果继续长此以往,“五水共治”的大业就会在阴沟里翻船。
我觉得当务之急,清除淤塞、挖深河槽、使水流畅通是最重要的,只有水流通了,才能一通百通。“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治水先治堵,治堵必先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