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霖镇东山地块征地工作近期正在紧张进行。5月29日上午8点,离上班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当我们赶到东山村时,政策处理协调组负责人张积慧早在7点就在现场忙碌了。“村民白天忙农活,只有早晚才碰得到,所以我们延长了工作时间。”
甘霖镇东山地块将建设工业和商贸区,共需征地359.43亩,涉及395户农户。甘霖镇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东山地块征地工作组,于5月15日进驻东山村,开展征地的各项工作。
前阶段,工作组人员通过上门做工作,了解村民思想动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特别是村里的老人参加社保可以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等政策,总是讲了又讲。
张积慧说,征地阶段是各种矛盾集中爆发期,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个人恩怨问题都出来了,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好,势必影响征地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工作组人员对村民提出各种问题,也总是尽量帮助解决。如村民叶其凯反映危房问题,工作组协调人手帮助其拆除;村民反映电压不稳、日光灯无法启动的问题,工作组多次与供电部门协调,将东山村提前列入新农村电力改造村,争取尽快改造。
一桩桩惠民实事,一次次解决困难,使工作组与村民间建立起了感情,大多数人对征地工作表示理解和支持。目前,征地方案已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并公示,5月27日至28日,80%的农户领取了土地补偿款。
十多天来,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工作组人员都在村子里做工作。由于连日奔波,张积慧扁桃腺发炎,嗓子有点沙哑。他说,“没有领取土地补偿款的村民,可能有各种原因:有的可能没时间,有的可能有想法,我们不能坐等上门,要主动下去了解情况,把土地补偿款送到村民手中。”从29日起,工作组人员分成3个小组,1个组留守,2个组上门。
张积慧和片、村干部共3人组成一个小组。第一户走访的村民金文贤家种有桃树,这几天正忙着卖桃。张积慧3人到他家时,这位73岁的老人刚卖桃回来。“我们对土地有感情,土地被征用,就像把我女儿嫁出去一样,多少有些舍不得。”金文贤家两口人,被征用土地0.61亩。
“以前靠土地生活,土地被征用后,你可以去办理社保手续,今后每月可拿养老金,养老问题就不用担心了。”张积慧耐心地解释着。“政府征地建工业区,对村里建设、对子孙后代是大好事,我们理应支持。”通情达理的金文贤接过了存有土地补偿款的储蓄单。
离开金文贤家,一行人又来到位于镇上的一家建筑公司。担任过东山村老支书的金向苗和村民金亚庆都在这里上班。当天出差回来的金向苗当即收下了土地补偿款,说完全支持镇、村的工作。金亚庆则提出:“我们对这次征地范围和面积还不太清楚,希望再次公示。”“范围和面积由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后,都上墙公示过的。如果还不清楚,可以再次张贴上墙。”张积慧答复道。金亚庆又说:“征地后有36亩村级留用地,今后村级留用地如何保证村民的利益?”张积慧解释说:“关于村级留用地,镇跟村签订过协议,村民代表会议也有纪要。如果村民还不放心,也可以考虑村里与村民签订相应协议。你这些意见提得很好,我们会马上落实。”在金向苗的一同劝说下,金亚庆也收下了土地补偿款。
然而,并不是每次上门做工作都一帆风顺的。工作组一行人几经周折又找到村民金树华。金树华老人在镇上一家单位打工,看得出,他对征地有思想顾虑:“土地征用价格不高,失去土地后,虽说我们参加社保了,但今后子孙后代怎么办,我们全家人都觉得难以接受。”张积慧向他解释:“今后工业区建成后,就可以在家门口就业,家里房子还可以出租,老人还能享受养老金,今后的日子不用太担心的。”但无论工作组人员怎么劝说,这位有着深厚土地情结的老农民思想还是没转过弯来。张积慧让他与老伴再合计合计,他会再次上门做工作的。
到晚上吃饭时统计,当天又有20多户村民领取了土地补偿款。大家笑着说,今天的成效还是蛮大的。晚饭后,趁村民在家,他们还将继续上门走访。
土地补偿款发放到村民手中后,下一步是进行青苗和房子等地面附着物的搬迁,然后在征用土地上建起围墙。
张积慧表示,“到建好围墙那天止,我们的工作才算完成。目前,少数村民心里还有这样那样的顾虑,成为工作推进的障碍。要建起东山地块有形的围墙,还得先拆除思想上这堵无形的围墙。所以我们还是要坚持不断上门做工作,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定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