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嵊州专题 | 嵊州论坛 | 外媒看嵊 | 嵊州网视 | 国际国内 | 政务频道 | 文化频道 | 生活频道 |健康在线 | 
综合新闻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国际国内 -- 嵊州专题 -- 嵊州网视
[论坛注册]  [登录]  
   嵊州新闻网
王如兴:一双手一股劲,护起河道3000米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祝森群 2014年06月05日10:45:17 

重任在肩  责任在心

王如兴正在清理河岸边的垃圾

  头戴尖角斗笠,脚穿长筒塑胶鞋,肩头扛一把钉耙…… 4月25日下午,在蒙蒙细雨中,王如兴以这样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当时,他刚从布巾坑的河道上来,几粒水珠还挂在瘦削的脸上,让人分不清是雨水、汗水,还是飞溅起来的河水。

  王如兴是北漳镇外大湾水库的管理员,今年3月,他又多了一个身份——布巾坑至山泥坞河段的护河人。这段长达3000米的河道,在山里蜿蜒而下,河道两侧杂草丛生、灌木林立,更有像过山车似的大坡度。加上近几年来,它被周边村民当成了“垃圾场”,脏、臭、乱,整治难度可想而知。

  王如兴没有考虑就接下了这个重担。成为护河人后,他立即发动村里的五六个朋友,各拿一把镰刀下河砍柴草、清垃圾去了。连着五六天,他们仅仅靠双手,清理了3000米河道的杂草,清出了10多吨的垃圾。

  那天,记者随着东坑村村主任王茂森和联村组长单小忠找到王如兴时,天正下着雨,王如兴披着一件蓝色的雨衣,用畚箕把几个从河里捞上来的易拉罐和几只食品包装袋扔到垃圾箱里——即便是这样的下雨天,他也要带着钉耙和畚箕,沿着河道看看有没有垃圾,看到就下河去捞掉。“王如兴一向责任心强,往常一到下雨天都要去水库查看水位,看来这个好习惯已经延伸到治理河道上了。”王茂森说。

  从王如兴捡垃圾的河边往下看,地势陡峭,乱石嶙峋,这样爬下去捡垃圾有些危险,就算是位身强力壮的年轻人都要小心。但王如兴并不觉得,他说,从小就在这山里长大,爬山下水都是习以为常的事,没什么好怕的,倒是怕河道里的垃圾没捡干净。

  联村组长单小忠表示,东坑地处山区,这里3000米的整治难度可能相当于平地的10000米,年轻人根本不乐意干这个活,只有王如兴这个老党员才会这么尽心尽力。

  平日里,王如兴还常常劝导这里的60多户人家不要往河里扔垃圾。4月初,河道沿岸增设了10个垃圾箱,便于周边村民放置垃圾。王如兴在200米开外的地方参与建造了一个垃圾池,往后10个垃圾箱里的垃圾都由他集中后,用手拉车拉到垃圾池里。

  听到我们的谈话声,布巾坑自然村80多岁的老村长特意从家里走出来,拿拐杖指着河里说,你们看看,现在这里的水这么干净,多亏如兴啊!

  “把布巾坑至山泥坞河段前前后后的工作都包了,这样才算担当得起‘护河人’这个称号,别的我不会说,如果我的河不干净,大家尽管在村大会上批评我。”王如兴如是说。

编辑:何东铭
微信公众账号
嵊州新闻网
《今日嵊州》数字报
  延伸阅读
>>文化生活
我市新增4名省级非遗传承人
冬天吃这三种根菜、两种水果最养生
若无娇嫩双唇 口红再多又有何用?
羽绒服不再遭受人们的嫌弃了 为什么?
东风本田“机油门”激怒车主
宝马8系旗舰官图首次发布 有望亮相车展
翻拍剧别只消费情怀,价值观要与时俱进
《移动迷宫3》科幻动作三部曲终结篇上映
网上看《今日嵊州》
数字报纸首页缩略图
图片中心
专题推荐
· 【专题】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 【专题】聚焦2018·嵊州两会
· 【专题】全力打好“八大战役”
· 【专题】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专题]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进行时
· 喜迎十九大 砥砺奋进 勇立潮头
· 【专题】“嵊州文创”人物专栏
· 第三届嵊州创客、创新项目大赛
· 打造剡城"红立方"引领文明新风尚
嵊州网视
国内要闻
葛慧君当选为十二届省政协主席
车俊、袁家军:确保正常生产生活
浙江:高举改革大旗 扛起改革担当
垃圾分类怎么做?代表委员"支招"
“强起来”新征程的浙江担当
两会特稿|"两山"之路越走越宽广
国际要闻
韩国医院大火恐由电路问题引发
沙特首富阿勒瓦利德王子获释
捷克现任总统拒做房间里“摆设”
朝告全民族书:推动北南关系发展
巴拒将耶路撒冷排除在巴以和谈外
菲或永久性禁止向科威特输出女佣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