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反复,长效保洁机制的缺失是首要原因
6月7日下午,记者在市水利水电局工作人员陪同下,来到小昆江长乐镇太平段,令记者惊讶的是,映入眼帘的又是水草蔓延、垃圾漂浮的场面。
记者看到,几乎整个江面都蔓延着水草,一些垃圾星星点点地漂浮着或者挂在水草上。在活动坝附近的水面上,水草和垃圾挤占了大半个江面。走下台阶,近距离观看,是白色的快餐盒,红色和白色的塑料袋,还有一些空罐头和食品包装,都堆积在一起,发出一股异味,让人感到恶心。
去年11月6日,本网曾报道《小昆江长乐镇太平段 村庄中惊现“垃圾江”》,对小昆江长乐镇太平段存在的水面脏乱差现象进行了曝光。曝光后,长乐镇立即派人进行了清理。去年11月14日,本网报道《小昆江长乐镇太平段等“垃圾江”变身清水河》,对清理情况进行及时报道。然而,时隔7个月,这里怎么又成为一条“垃圾江”了呢?
“主要是有个别村民素质不高,把垃圾往江里乱丢。夏天到了,我们在江边要闻到臭味的。”在江边的超市门口,一位王姓妇女说,桥头有垃圾房,但有少数人怕麻烦,随手把垃圾扔到江里,有的干脆用扫帚把垃圾扫到江里。“我们看到也不能去说,否则要得罪人家的。”
一位在路边超市买东西的村民说:“卫生其实是要靠大家自觉维护的,如果大家都不乱倒垃圾,我们的环境卫生就好多了,苍蝇蚊子也少了。但是村民之间都各顾各,认为乱倒垃圾也不是损害我一个人,所以也懒得去‘招怪’。”
在江的两侧,有一些排水口,哗哗地向江里排污水,有的水有一层油污。一位在路边摆摊的中年妇女说,村民的生活污水、市场里的污水又没处排,都要排在江里的。正是该段河道水质富营养化,造成了水草和水藻的大量生长蔓延。
在桥头,一位姓邢的村民告诉记者,大概在过年前这里曾经清理过,但这些水草长得特别快,又没有专人来管理,垃圾都挂在水草上,江水不大就冲不下去了。记者问他村里是否有河道保洁员,他说:“我也不清楚有没有人在保洁,但如果有人经常来捞一下垃圾也不会变成这样了。”
编后语:原先治理好的河道,经过短短7个月,又死灰复燃成为“垃圾江”,确实令人遗憾。虽然其中有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村民素质有待提高等多方面原因,但长效保洁机制的缺失实为首要原因。治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希望当地政府部门真正建立河道长效保洁机制,建立河长制,落实保洁人员,加强日常巡察,确保“垃圾江”不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