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通源乡正在全力培育白雁坑村的民宿经济,这项工程自然是记者蹲点关注的重点。6月4日上午9时,记者到达通源乡政府,乡长汪美芳没等记者开口就说,“我们王副书记现在就要去白雁坑村游步道工程看现场。要不你一块跟着去吧?”
在发展民宿经济这个大工程中,乡党委副书记王向军分管农庄的建设。这个配合民宿经济发展所动建的游步道工程其实不是他分管的,但是因为当天分管工程的纪委书记宋仲江在忙着另外的工作,这个活儿就交给他了。
从乡政府出发,再驱车20多分钟,来到山脚,“再往上爬半个小时,咱们车是开不上去了。”王向军边爬边介绍,“我们在白雁坑村做了很多配合民宿经济发展的项目,除了这个游步道还有香榧公园。我们希望,通过这些配套设施的建设,让白雁坑有地方玩,有地方赏景,可以让前来的游客留下来。”
随着海拔升高,记者已经跟在最后喘大气,而王向军依然脚步轻盈,“体力不及我们这些天天走山路的山里人吧。”他向记者打趣道。他说,这已经是他第二次爬这条道了,这一次来,主要是检查一下这个当天就将完工的工程,“是不是有遗漏,工程质量如何,都要再把把关。”一路走,他对工程挺满意,但也向施工方提出了要求,“没有用很多水泥,就地取的石材很有大山的味道,但路边的垃圾很多,必须清理掉。”
在海拔850米处,是这条游步道的第一个景点,叫神仙洞,是由一堆崩塌的大石头组成,游步道到这里有400个台阶。随后游步道沿着神仙洞两侧各再修100级台阶,就到了第二个景点——滴水洞。村民说,这里的水常年不断,并且冬暖夏凉。
而这里,离海拔1096米的西白山山顶还有近800米的路程。通源乡政府计划在接下来的工程中,将这最后的800米打通,“让游客走到嵊州最高峰。”
从山上下来,王向军又和乡宣传委员、分管环境卫生以及食品安全的副乡长孟超峰接上了头,他们要去村里一家正在装修的民宿指导工作。这个名为“榧凡农庄”的民宿就在白雁坑村分水岗自然村,面朝神仙洞。两人对老板斯福明的要求还挺高,“装修一定要精致、干净、整洁。”孟超峰的理解是,来这里的游客不会要求高档次,但是都会有一定的小资情结,所以干净、整洁特别有必要。
王向军、孟超峰的到来,让老斯挺高兴,“我们有很多事情都是乡干部解决的。”老斯说,自己的农庄名“榧凡”是乡干部帮忙取的,而一些需要到城里办理的手续也都是孟超峰一手代办的。“村民一来很少出山,二来去各个部门办事也不熟悉,所以只要我们能做的事,都替他们办好了。”孟超峰觉得这是挺自然的事。
老斯说,乡里出大力气修游步道、造香榧公园不说,还能遇上态度这么好的乡干部,真是自己福气好,等6月底自家民宿正式营业,他很有信心把生意打理好。
从分水岗自然村出来,回到乡办公室。乡纪委书记宋仲江还在埋头苦干,并且一直持续到晚上。这一天,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和省国土厅、市国土资源局的领导再次沟通有关事宜。在白雁坑村有一处地质崩塌遗迹,形成了一处奇石林,很具观赏价值。更难得的是,这处石林还引起了省国土厅的兴趣,“要在这里做一个示范工程,作为通源这样的山区乡镇,有一个省级项目实属难得。”宋仲江说,难得的同时是高标准、严要求,“每份材料都是几上几下才能过关,工作量和压力都不小。”但好消息是,目前省国土厅已发出任务书,“这意味着这个工程可以进入实质性的操作了。”宋仲江介绍说。
宋仲江向记者感概,现在乡里就19个人在上班,人手实在有限,今年光白雁坑村就有香榧公园、游步道、7家民宿还有地质保障工程等项目在实施,如果所有分管的工程都需他完成实在是来不及,幸好有大家协同、配合,事情才能够做完、做好。
汪美芳说,全乡干部对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令她感动,“在工作中,领导干部不分官衔大小,每个人都是为通源做事的一分子,谁有智慧、谁有力量就谁上。对于我们而言,就是19个人一条心,团结就是力量,尽最大的力,把通源建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