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王某曾经有过盗窃电瓶车前科的情况,姚军顿时眼前一亮,他觉得自己应该立马就去派出所会一会王某。于是他把手机塞进公务包,像往常一样准备离家时,妻子嗔怪他:“你不是说今天休息的么,怎么接了个电话,又走?”
姚军朝妻子不无歉意地说:“所里有点急事,不能拖,我得马上去处理。”
姚军所说的急事,源于他的自我加压。这件急事的起始点,出现在2013年12月底:浦口街道辖内,隔三岔五地发生电瓶车被盗案件。
大家知道,时下的电瓶车,因灵巧、轻便、快捷,已经成了位居自行车后的第二类大众型代步工具。基于普及,加上移运、改装方便,因此成了盗贼觊觎的目标。虽然每次接到报案后,姚军就立马赶往现场勘察,但让姚军咋舌的是,每个现场如同被水冲洗过般,毫无半点有利破案的蛛丝马迹。
系列性的盗案,不仅让从事刑事侦察工作的姚军急,而且让浦口派出所的有关所领导也急。那段时间,只要路遇姚军,所长就会问他:“有进展么?”除了所长关心案情,分管刑事的屠副所长,则以时不时地组织手下召开案情分析会或组织姚军等人夜巡、蹲守、排查等手段,以求减少发案、获取线索。所长的含而不露,屠副所长的病急投医,客观上催生了姚军的急,并由此让姚军感到压力弥重。
引起姚军关注的王某,来自贵州水城市。王某被传唤的原因,在于为取悦女性,他与一个老乡发生争吵并动了刀。王某的个人履历,也就因此被值班民警给洞知了。基于信息分享原则,值班民警马上向姚军通报了王某曾有盗窃电瓶车前科的情况。
到了所里,姚军没有直接去找王某,而是通过监控留置室的探头进行观察,结果发现此刻的王某,现出一副轻松式的悠闲表情。姚军觉得,换上别人,因打架被押,早就急得后悔死了,而眼下的王某,却显得如此轻松,这里面似乎隐有猫腻!那么如何让藏在王某内心深处的猫腻显现出来呢?姚军沉思了一下,决定采用敲山震虎之策,于是告知王某:“你暂时不能走了,因为你还有更严重的问题没有说清楚。”
这显然是个意外!王某先是一愣,继而气急败坏地一边拍打着留置室的铁门,一边一连串地反问:“不就是打架这点事么?为啥不让我走?我犯了啥罪?”
表现于王某身上这种犹如困兽般烦燥不安的情绪,让姚军坚定了一个信念:自己的判断,无疑是正确的!在随后的时间段里,姚军开始筹划如何突破王某抵赖防线的计划!
姚军认为,时下的王某,已因“急”于逃避法律惩罚而失却方寸。急者,往往带刚!对于刚者,最好的办法就是以柔克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姚军萌生了一个新主意:温汤杀鳖,暂时不去理睬王某。
连续五个小时的静坐,王某终于熬不住无人理睬自己的寂寞了。为求宽大处理,更主要的是出于试探,他以“不无聪明”的方式,交代了一起盗窃电瓶车的劣行。王某这一避重就轻的伎俩,自然又被姚军识破。姚军发现,王某交代的这起盗窃电瓶车的作案方式,与发生在浦口街道辖内的多起电瓶车盗案场景十分吻合!于是姚军决定继续“温汤杀鳖”计划,让摸不着头脑的王某“自己去慢慢享受温火熬煮”。
3月8日凌晨三时,王某终于彻底放弃了欲为同伙隐罪之念。在随后的数天时间里,姚军和他的同事们,又以各个击破的方法,迫使王某、陈某、蒋某、邱某等七个来自贵州省水城市、已在嵊州市浦口街道打工多年的犯罪嫌疑人,交代了除盗窃20余起电瓶车之外,涉嫌盗窃摩托车、建筑铁夹、货车柴油等其他的犯罪案件。
姚军在摧毁这一犯罪团伙中所采用的温汤杀鳖策略,让他因此获得了“侦查之星”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