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澄潭江畔新市桥堤坝内的一家年糕厂、一家洗涤厂和一家餐具消毒作坊整体拆除完毕。
“这些作坊的废水污水都是直接排入澄潭江的,对水质造成污染。这几处违建被拆除后,能有效改善沿江水环境。”鹿山街道“五水共治”办公室副主任俞世明说。
今年3月份以来,鹿山街道“五水共治”工作不断深入推进,共实施了六大工程、四项集中行动和七大攻坚项目,对全街道65处河流、渠道、山塘水库全面建立落实“河长”制,组织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参与河道“三清三建”、义务清扫等活动2万多人次,清理垃圾1万多吨,累计整治河道28公里,禁养区内46家畜禽养殖场已全部完成清养关停和拆除,辖区共有15家企业为“五水共治”捐资328万元。
澄潭江小砩至新市段水环境整治是全市“五水共治”和4月份“三改一拆”的重点攻坚项目,鹿山街道将澄潭江水环境整治与“三改一拆”相结合进行集中攻坚,干部群众广泛参与,部门大力支持,形成了声势和氛围,取得了初步成效。
记者在澄潭江小砩至新市段看到,整个河道变得干净清澈,江水畅流无阻。据鹿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吕浙鹏介绍,几个月前,这里还是截然不同的面貌,两岸的畜禽养殖场和废品收购点及建筑垃圾让这里成了“垃圾山”“黑臭河”,特别是小砩至江东段周围的养殖场粪便随地大量堆积,污水横流,使得澄潭江周围臭气冲天,蚊蝇成群,即使是大晴天也得穿着雨鞋,捂着鼻子进出。鹿山街道通过对“澄潭江北侧集中整治项目”进行重点攻坚,同时对沿岸100米内的畜禽养殖户实现全面清养关停,并逐步实行拆除。目前,街道辖区内主要河道边的畜禽养殖场和废品收购点已全部关停和拆除完毕,受到群众好评。
此外,鹿山街道的村级污水管网建设也正在逐步推进,目前江夏、新板头两村已完成管网工程招投标,准备在6月底前进场施工;钱塘、东大湾两村的管网已完成规划设计,进入工程预算阶段。
吕浙鹏介绍说,今年以来,鹿山街道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街道辖区内剡溪江、澄潭江、长乐江等主要河道开展了多次清障、清淤、清垃圾的集中行动,包括对河道内的漂浮物、障碍物、堆积物等进行全面清理,做到河面清洁、河道畅通;对打捞到的病死动物,严格按规定实行无害化处理;全面清理河道淤泥,重点对污泥淤积严重、水质发黑发臭的河道实施清淤疏浚,重点治理河道沿线污染。加快截污工程建设,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对河道沿岸的垃圾集中堆放点,尤其是建筑垃圾堆放点进行集中清理。
良好的环境不在于一时,更需要长期的坚持。为确保整治成果得到巩固,鹿山街道对“五水共治”工作形成了三项机制,即建立完善落实“河长制”,明确“河长制”不是联系制,而是责任制,将辖区水质考核、河道保洁、垃圾清运等工作纳入“河长制”考核范围;建立完善长效保洁机制,出台《鹿山街道农村环境卫生管理考核细则》,明确各行政村卫生标准,调整完善保洁员队伍,进一步明确保洁范围、保洁职责和奖惩措施,并对保洁员进行了一次业务培训。同时积极探索街道范围内垃圾清运、河道、道路保洁市场化运作模式,逐步实现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建立完善长效卫生督查机制,街道从三个社区聘请9位责任心强、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的老党员、老干部担任卫生督查员,与街道考核督查小组共同对各行政村、辖区内主要河道及主要道路等进行不定期明查暗访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