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绍兴谷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志平正在与一些大超市联系榨面供货事宜,杭州、金华等地的销售商也前来洽谈代理业务。经过一年的努力,“谷佳”实现了榨面生产自动化、规模化、全天候,“现在,不管晴天还是下雨,都可以生产榨面,而且榨面也更加卫生了。”吕志平告诉记者。
走进“谷佳”的生产车间,可以看到一条长长的流水线,几名工人把加工好的榨面线放入一个不锈钢圆盘内,圆盘就随着传送带进入烘箱。等到圆盘再从烘箱出来,就成了人们平时看到的榨面了。
今年37岁的吕志平是新昌人,去年上半年,吕志平来到甘霖镇殿前村买榨面。他看到公路边的溪滩上晒着许多榨面,心想如果遇上阴雨天气,就无法晒了,要是用机器在密闭条件下就能做出榨面该多好。从此,他就开始留意机械化生产榨面的事宜。
去年6月,吕志平打听到甘霖镇石道地村一家经营榨面的企业倒闭了,他便通过司法拍卖买下了该企业,并成立绍兴谷佳食品有限公司。这家倒闭的企业除了有一台小烘箱,几乎没有其他设备。吕志平就从零开始,购置粉丝自动加工设备,再请人将其改装成榨面加工设备,再把小烘箱改造成50米的大烘箱。
“厂房及设备总投资就达600多万元,总以为可以顺利生产了,没料到烦恼却还在后面。”吕志平说。
去年下半年,设备改造完成后,公司就开始试制榨面。起初生产出来的榨面比较粗,样子不好看,韧性不够,烧好后容易断。这样的榨面拿到市场,别人连问都不问。不成功,只有改。“前后试验了上百次,每试验一次,费用就要上万元,光是米就要几千斤。看着车间里到处堆放着的试验失败的废品榨面,有好几次感觉心都凉了。”说起那段经历,吕志平不禁眼眶红了。
今年5月,吕志平从广东、杭州等地请来的师傅终于在米粉的配置和时间的掌控等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试验成功了。
吕志平把试验成功后的榨面再拿到市场。吃过的人认为,样子与传统榨面差不多,吃起来比传统榨面更润滑,更有嚼劲。很快,“谷佳食品”的榨面打进了嵊州、新昌等地农贸市场。“目前每天生产2吨榨面还供不应求,我们将逐渐把产量提高到每天5吨。”吕志平说。为了形成品牌效应,吕志平为他的榨面申请了“忆碗香”商标。今年,“谷佳食品”还通过了食品生产QS认证,走上了规模化生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