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嵊州专题 | 嵊州论坛 | 外媒看嵊 | 嵊州网视 | 国际国内 | 政务频道 | 文化频道 | 生活频道 |健康在线 | 
综合新闻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国际国内 -- 嵊州专题 -- 嵊州网视
[论坛注册]  [登录]  
   嵊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时政经济
生生蔬菜专业合作社走出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记者 史华东 实习生 龚钖烊 2014年08月20日08:58:04 

工厂化育秧  多样化经营

  在绍甘线甘霖镇柳岸附近,有一个生生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蔬菜育秧中心。走进育秧中心,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果蔬大棚,嫩绿的幼苗,硕大的蔬果,令人心旷神怡。合作社负责人史浙军说,这5000多平方米的温室大棚用于育秧,1万多株蒲瓜嫁接秧苗月底就要交付了。

  史浙军是一家照明灯具企业的老总,说起涉足农业的原因,他说源于一个偶然的机会。2010年,史浙军的老家甘霖镇上蔡村规划出40亩土地搞设施农业,但因无法贷款,这块土地无人承包。得知此事的史浙军响应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承包了这40亩土地,种植了生姜。生姜成熟后,由金华客户上门收购。因此,史浙军轻松地在农业方面赚得了第一桶金。

  初尝农业甜头的史浙军信心更足了,蔬菜种类不断增多,销售额逐年攀升。然而,蔬菜产量高了,滞销现象也来了。有一年是蒲瓜旺季,各地的产量都大,史浙军的大棚里也遍地都是,严重滞销,卖到每斤二角都无人问津。后来,史浙军在北直街开设了专卖店,加大销售,总算挽回了损失。由此,史浙军认识到,单靠做足蔬菜产量并不科学,他开始不断探索科学发展之路。去年下半年,通过土地流转,史浙军在柳岸村获得了60多亩土地,首期投资390万元,建起连栋温室大棚,打造了一个蔬菜工厂化育秧中心。

  蔬菜工厂化育秧,就是将现代生物技术、环境调控技术、施肥灌溉技术、信息管理技术贯穿蔬菜种苗生产过程,以现代化、企业化的模式组织蔬菜种苗生产和经营,从而实现蔬菜种苗的规模化生产。

  蔬菜育秧中心以蒲瓜、茄子、辣椒、番茄等嵊州传统品种为主,通过标准化育秧,向农户推广新的蔬菜品种和新的种植技术。蔬菜育秧中心还引进、推广嫁接技术,提高蔬菜的抗病能力。

  目前,育秧中心已开始向蔬菜大户提供种苗。“育秧中心为当地种植蔬菜的农民服务,既降低了农民的育秧成本,又提高了蔬菜质量,可谓一举两得。”史浙军说。

  目前,生生蔬菜合作社的年销售额达到100多万元。但史浙军并不满足于此,他又把目光投向了效益观光农业,将蔬菜种植、秧苗培育和垂钓、采摘、品尝等有效结合起来。一个集种植、采摘、旅游、观光等于一体的的农业经营新模式正在筹划中。

编辑:何东铭
微信公众账号
嵊州新闻网
《今日嵊州》数字报
  延伸阅读
>>文化生活
我市新增4名省级非遗传承人
冬天吃这三种根菜、两种水果最养生
若无娇嫩双唇 口红再多又有何用?
羽绒服不再遭受人们的嫌弃了 为什么?
东风本田“机油门”激怒车主
宝马8系旗舰官图首次发布 有望亮相车展
翻拍剧别只消费情怀,价值观要与时俱进
《移动迷宫3》科幻动作三部曲终结篇上映
网上看《今日嵊州》
数字报纸首页缩略图
图片中心
专题推荐
· 【专题】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 【专题】聚焦2018·嵊州两会
· 【专题】全力打好“八大战役”
· 【专题】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专题]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进行时
· 喜迎十九大 砥砺奋进 勇立潮头
· 【专题】“嵊州文创”人物专栏
· 第三届嵊州创客、创新项目大赛
· 打造剡城"红立方"引领文明新风尚
嵊州网视
国内要闻
葛慧君当选为十二届省政协主席
车俊、袁家军:确保正常生产生活
浙江:高举改革大旗 扛起改革担当
垃圾分类怎么做?代表委员"支招"
“强起来”新征程的浙江担当
两会特稿|"两山"之路越走越宽广
国际要闻
韩国医院大火恐由电路问题引发
沙特首富阿勒瓦利德王子获释
捷克现任总统拒做房间里“摆设”
朝告全民族书:推动北南关系发展
巴拒将耶路撒冷排除在巴以和谈外
菲或永久性禁止向科威特输出女佣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