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乡下,听得最多的自然是“现在的空气没以前清新了”“现在的水没以前清爽了”这样的感叹,正说明了当前正在开展的“五水共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让网友想到了“大禹治水”,这是一个极具借鉴意义的事例。借鉴,也无非在于“学”与“不学”两个方面。
五水共治,我们最要学习的,就是大禹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精神。我们知道,大禹治水成功的关键在于他实事求是、因势利导,不再沿袭其父一味用天帝宝物“息壤”围住洪水的方法。他深入研究地形,勘察地势,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不搞形式主义,也不因循守旧,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研制出一套符合规律的疏导方法,最终取得了成功。就目前我们治水工作的情况看,我们也要创新治水技术,因为我们面临的是多方面的困难,传统的做法可能已不适应时代需要。
至于“不学”,则是其“三过家门而不入”。从积极的方面理解,“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大禹敬业精神的体现,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大禹孤军奋战的反映。治水,不应该是“一个人的战斗”。如果他能“过家门而入”,多做做妻子的工作,多解释,多沟通,那么他在精神上得到的鼓励和慰藉,一定不至于会有鲁迅写的那样“不被理解的孤寂”,还很可能会加快治水进程。这也就启示我们,治水也要走群众路线,要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其中,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