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我打算种葡萄,但大家都劝我种猕猴桃。自己家人可以吃,还可以拿去卖些钱补贴家用……”近日,北漳镇小柏村黄金坞自然村的养猪户王再正决定将自己已经关停的养猪场原地改造,种上果树。据悉,为响应全市“五水共治”行动,北漳镇5月起计划关停4家距离水源近、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场。王再正家的养猪场就是其中之一。
王再正的养猪场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在黄金坞自然村靠近东林江的地方。虽然王再正知道,猪场建在河道旁,臭气熏天,影响水质与周边的环境,但经营了多年的养猪场突然要关停、拆除,心里难免有些不乐意。
“我们养猪确实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这个我们知道。以前我洗衣服也都是到河里洗,现在只能在家里打井水洗。”王再正的妻子郑珠凤道出了心里话,“不过,我们已经养猪近8年,一年一年发展才有了13间小的养猪房,让我们拆除养猪场实在是下不了手,毕竟那是我们家的生计。”
往后的一段时间,镇干部们几次前去做思想工作,并同意他们先把猪卖完了再拆除猪场,努力把他们的损失降到最低。最后王再正夫妇被说动,决定配合镇干部拆除养猪场。
拆除养猪场种果树,是王再正的主意。他告诉记者,自从决定拆除养猪场后,他整日在想,拆了后他们能干什么?有一天,看着养猪场,他突然想到可以继续利用这里已有的资源,原地转型。
“有了墙体,就不用再搭棚子,而且养猪房浇筑了水泥地面,现在只要在地面上打出大洞,就可以直接种树,这样还免去了除草的步骤,节约成本又方便管理,一举多得。”王再正的想法也得到了镇农办工作人员的支持。在拆除养猪场的时候,特意保留了墙体、水泥地。
“以前觉得拆了养猪场就是断了生计。不过老话说得好,‘树挪死,人挪活’。现在,我们有了其他出路。除了下半年将在养猪场种猕猴桃树之外,我们还在其他镇承包了田地,种了些小苗木。”王再正夫妇俩笑着说,“以后不养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