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昆江长乐镇太平村段垃圾河清理后,又重现水草蔓延、垃圾漂浮的场面,让人震惊和叹息(本报曾作报道)。从“垃圾河→清水河→垃圾河”的变“脸”可以看出,破坏远比建设容易。这条整治之后的清水河,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又变成了垃圾河,肯定与一些人的卫生习惯不好有关。而卫生习惯不好的村民其实只有少数人。那么,如何让整治过的河流清水长流呢?
网友以为,有关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推广“以水养河”“以岸养河”的做法。“以水养河”是由公共财政投入鱼苗,由专人承包管理,渔业收益归承包者,但承包河段的管护由其负责;“以岸养河”即在河坡上种植桃树等经济作物,由承包农户管理、经济收益归农户,护岸绿化及对河流的清洁工作由农户负责,达到农户得实惠,河流管理得到加强的双赢模式。
二是采取措施鼓励市民领养一段河流。在嵊州,很多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这些企业渴望有机会为社会发展作贡献;一些爱心市民也愿意为城市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因此,有关部门可以推出河流认养机制,鼓励爱心企业和市民认养一段河流。
三是招收河道保洁员。在这里,网友更期待,有关部门将“卫生习惯不好”的村民招收为河道保洁员,让这些人在对河道的保洁工作中逐渐意识到乱扔垃圾对环境的破坏,从而改掉“卫生习惯不好”的老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