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庭镇是全市垃圾河最多的乡镇,13条垃圾河成为当地干部群众心头一直的痛。从今年治水开局,金庭镇政府就积极制定计划,多措并举推进“五水共治”。实施治水市场化管理机制,是金庭镇提升常洁化管理的重要措施。
运用市场机制,确定环境卫生保洁主体,是金庭镇“五水共治”的首要工作。在农村保洁流程四个环节中,村级组织在观念上的认识不到位、责任上的人员难落实、措施上的业务不专业等诸多因素,村级垃圾收集这一环节成了整个流程的关键,也是整个流程的薄弱环节。为解决这一薄弱环节,金庭镇通过公开招投标程序,确定该村垃圾收集方式:由各村清扫、清运分别发包。与此同时,金庭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落实环境卫生监管责任。村级保洁主体确定后,落实监督管理责任成为重中之重。金庭镇组织成立卫生监督管理小组和“五水共治”督查组,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形式,实行两级双重监督管理。由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老年代表组成的村级监督管理小组,作用特别大,村级组织由运动员上升为裁判员,为治水监督管理带来积极效应。
在制度保障的前提下,金庭镇完善了相关的考核制度。聘用专职卫生监督员对各行政村的卫生工作进行巡查、考核、排名,建立完整的督查台帐,并对督查过程进行记录和拍照存档。专职卫生监督员对各村清扫、清运人员实施质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核查,对清扫清运不及时、保洁范围留死角和标准不高、管理不力、效率低下等现象进行重点监督,作为月度排名和奖罚措施的主要依据。同时,对保洁员一块加强考核激励,每月考核排名末位的村扣除月考核奖,并奖励排名首位的村保洁员;专职卫生监督员对清扫、清运保洁队伍存在的问题向各村和镇卫生监督组提出整改建议,建议各村给予调整或解聘。
半年多来,金庭治水成效显著。金庭镇政府又加大硬件投入力度,改善原来基础条件较差的保洁设施,真正做到了长效保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