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通过十多年的努力,殡葬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殡葬观念、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殡葬改革之所以成功,其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从源头抓起。”温岭市殡葬执法大队大队长梁景泉告诉记者。
温岭市地处东南沿海,是一座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的滨海新城。全市陆域面积925.6平方公里,岛屿面积14.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30万,外来人口60多万,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县市之一,据了解,该市人口死亡率约为千分之六,即每年死亡7000多人。十多年前,由于受传统殡葬观念影响,厚葬陋习还严重存在,不少农村群众仍将死者的骨灰盒埋藏在超面积的大型墓穴中,造成大面积的山地白化,即青山白化。
为治理青山白化现象,温岭市上下坚定决心,攻艰克难,先后拆除了1000多座违规建造的坟墓。2008年,温岭市又开展了殡葬管理集中整治行动,实行限期墓主自行整改与政府组织强制拆除相结合,采取绿化覆盖、覆土深埋、拆除迁移等多种形式进行治理,共整治违规坟墓1233座,治理率达95%。其中拆除“三沿五区”视线范围内的裸露坟墓803座,拆除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恶劣的豪华坟、椅子坟430座。此次集中整治行动,遏制了温岭市坟墓乱建的势头,有力减缓了乱葬乱埋现象。
“在治理的同时,我们也注重从源头抓起。”梁景泉说。从2008年开始,温岭市率先开始骨灰跟踪制度,从源头杜绝了乱葬乱埋现象。骨灰跟踪制度实施,意味着一个丧者从死亡的那一刻起到下葬那一刻都有全程追踪记录,这样,就可以避免丧户乱葬乱埋。
“我们的骨灰跟踪制度出台后,城西街道几乎每个丧者都按照规定进行了绿色生态埋葬。”温岭市行政管理执法局城西中队工作人员冯冬富告诉记者,城西一带从2008年开始实行骨灰跟踪制度,刚开始,丧户都有抵触情绪,但通过一定规章制度来规范,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现在已经做到每个丧户都会自觉申报,自觉实行骨灰跟踪制度。这一制度实施后,不但便于管理,而且从源头上控制了乱葬乱埋的势头。
为整治丧葬礼俗,规范殡仪活动,温岭市十几个镇(街道)都采取与丧户签订《文明治丧协议书》,严格限制鼓乐队人数,民政办、派出所(城建监察队)联动,以全程跟踪监督送葬,现场全过程拍摄的方式来推动文明治丧。对违反规定的丧户,依照协议处理。
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通过十几年的治理和源头控制,温岭市已经改变了原来丧事大操大办摆排场、生态墓入墓率低、青山白化等现象严重的局面。他们通过深化殡葬改革,提倡移风易俗,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保护了环境,而且推进了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