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大水窝”正渐渐远去,清澈的母亲河就在眼前,作为一个从“大水窝”中走过来的人,倍加珍惜眼前的母亲河……
我的童年是在剡溪边度过的,清清的剡溪水绕过罗星亭,穿过老东桥,缓缓流向中渡潭。江的南岸,有一大片沙滩地,这片沙滩地属于“西瓜园”自然村,隶属下元塘行政村,有40多户人家。这儿地势低洼,每当雨季来临,江水上涨,这里就会变成一片汪洋,上游咆哮而来的洪水直接取道“西瓜园”自然村,俨然成为一条新江,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大水窝”。
“西瓜园,大水窝,大水来了鸡鸭抲,大水过后不像窝,有囡不嫁大水窝”这道顺口溜是对“大水窝”的生动描述。是的,生活在“大水窝”里的人是苦难的。记得多的年份,一年要发六七次大水,遇到台风季节,甚至上一次洪水还没退去,下一次洪水便接踵而至,那是怎样的一幅景象!上游的洪水夹杂着树木呼啸而来,一时间,小小的自然村赶牛逃猪、呼鸡唤鸭,村民忙于自防自救。当时小村尽管都是篱笆屋,但小村周围翠绿的竹林倒是保护了篱笆屋不被洪水冲走。苦难的母亲拉扯着我们兄妹五人连拖带逃到东门头的城墙上,望着小村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心中一阵阵地揪紧……
大水过后,面目全非,一片苍夷,年迈的外公带着舅舅挑着救灾粮食早早来到,帮着清理洪灾后的家园,母亲一次次地埋怨着外公:“哪里不好嫁,要我嫁到这种大水窝!”同样年迈的爷爷不停地安慰着母亲:“别看现在这里是个大水窝,说不准将来还是个黄金窝呢!”
光阴荏苒,爷爷的希冀和期盼,终于变成了灿烂的现实。1980年,当时的县委县府下决心整治江河,从仙人坑至下中西村取直改道剡溪,“西瓜园”自然村因改江需要搬迁,吃尽了洪水苦头的村民配合政府实施了搬迁,从此脱离了“大水窝”,走上了“黄金窝”的阳光道。
如今,在曾经的“大水窝”地段,新东桥似长虹卧波,江堤上人们休闲健身,取直后的老剡溪江则成了“剡湖”和“儿童公园”,记忆中的“大水窝”正渐渐远去,清澈的母亲河就在眼前,作为一个从“大水窝”中走过来的人,倍加珍惜眼前的母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