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子在中间,前后两条江,这多么像慈祥的母亲伸出双臂,把孩子抱在怀中。有人说,前面的是生母,后面的是养母,两个母亲共育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有多幸福,母亲河真好……
打开嵊州地图,可以看到我们村前面是长乐江,后面是石璜江。一个村子在中间,前后两条江,这多么像慈祥的母亲伸出双臂,把孩子抱在怀中。有人说,前面的是生母,后面的是养母,两个母亲共育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有多幸福,母亲河真好。
我们村的地形地势很有特点,后高前低,似乎是一个老人躬着背,向前倾斜。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命运有个致命的弱点,怕旱。而且全村百分之八十的良田在村后,全靠石璜江灌溉。石璜江是我们村的命根子、生命线啊!
从石璜江向西北上,它的上游是三溪江。石璜江急匆匆在甘霖与长乐江汇合,进入剡溪。
新中国成立以后,共产党领导人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水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石璜江的水利灌溉显得越来越重要,一场新的战斗又将打响。
我们村有个陈拾一,村里人都叫他拾一佬。他从小给地主家放牛,做长工,在土改工作中,由于他斗地主、分田地工作积极,就留在乡里当干部,他是我们村解放初期当乡镇干部的第一人,也是唯一的。
拾一佬当上乡镇干部后,不忘自己的职责,想自己应该为民谋福利,办实事,做点有利于农业生产的事。想到当时石璜江的灌溉是个问题,满足不了农田的供水量。于是他们乡党委提出,要修一条砩,解决灌溉问题。乡党委经过研究讨论,同意了他们建议,并指定由陈拾一负责实施。石璜江前面的田畈叫前璜畈,在前璜畈上修一条砩,就叫“前璜砩”。说干就干,拾一佬带领从各村抽调来的几十个民工昼夜奋战,把石璜江下桥头的水拦住,在江面上,筑起一条坝,把水从南岸上挖开的一个进水口引进来,沿着砩道不断向前流,砩有多长水流多长,新塘新沃、大明寺根、赵宅、白竹几个村的农田都得到有效的灌溉。
在春节前的一个夜晚,雨雪交加,寒风凛冽,拾一佬披蓑戴笠,来到我们家。我一看,拾一佬已经是个乡干部了,可一点都不像干部的样子,倒像一个老农民。我母亲给他泡了一杯茶,拾一佬对我母亲说,嫂子,有炒好的六谷胖吗?我还没吃夜饭,给我几颗六谷胖吃吃算了。我母亲就用升箩出了一小升箩六谷胖给他吃。拾一佬“嘎啦啦,嘎啦啦”一边吃六谷胖,一边对我父亲说话。阿哥,你们互助组的田,离前璜砩最近,前璜砩的水到村里,头口水是你们组先喝的。可是你们组的田地势太高,水进不来,如果从田上挖深,良田要受到损失,我想从底下挖个涵洞,把水引进来,你给我10个身强力壮的劳动力,我们春节不休息,争取一至两个月把涵洞挖好,到三月份水稻插秧时可以灌溉。我父亲听了一拍桌子说,拾一佬你这是办好事,能用上前璜砩的水我做梦都想。这样,我给你30个劳动力,我也去,我们春节过年不休息,人分三班轮流干,争取一个月就把涵洞挖好。
终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一百多米长的一条涵通挖通了,石璜江的水通过前璜砩,汩汩地流入我们村的良田里。多年的缺水困扰解决了,一个十年九旱的地方,脚头脑一踢,水就汩汩流入田里,稻谷年年获得了丰收。
风云变幻,世事沧桑。陈拾一等老一辈已经作古,但巍巍青山,青山依旧;滔滔江水,江水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