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杯是没有处理过的进水,第二杯是达到一级B标准的出水,第三杯是达到一级A标准的出水。 (马玉龙)
2014年12月31日,嵊新污水处理厂(一期)提标改造工程投入运营,并完成了工程建设运营移交签约,这标志着嵊新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排放的水质从以前的一级B标准提高到了一级A标准,为目前国内污水处理排放最高标准。
嵊新污水处理厂(一期)是由嵊州和新昌合作建设的污水处理企业,于2008年投入运行。设计日处理能力15万吨,主要承担了嵊州和新昌两地每天15万吨的工业、生活污水处理任务,污水处理达标(一级B)后排入剡溪,为曹娥江流域水质改善,为两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随着人们对水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一级B排放标准已满足不了人们对水环境质量要求,并且由于进水水质不稳定等原因,出水水体不少时候进入剡溪的水体颜色明显区别于上游来水水体,形成明显色带。
2014年,根据省政府要求,绍兴市、嵊州市和新昌县两级政府将嵊新污水处理厂(一期)提标改造工程列入市“五水共治”重要建设项目,要求嵊新污水处理厂把之前执行的出水标准,从一级B标准提高至一级A标准,提标规模为日处理15万吨。为此,由湖北君集水处理有限公司等单位投资1.6亿多元,从去年9月份开始,采用BOT方式,全面实施嵊新首创污水处理厂一期提标改造工程。
“此次提标改造工程是‘五水共治’的重点工程,也是嵊新集约发展的重点项目,更是造福嵊新百姓的民生实事。”市水务集团董事长方伟浩说,为了尽最大努力确保工艺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嵊新两地水务部门多次赴全国各地学习考察,经过反复论证试验,保证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既做到最佳服务又做到严格管理。
工程建设期间,绍兴市市委书记钱建民多次到工地视察指导,要求加快推进工程建设进度,嵊州市和新昌县的主要领导也多次到工地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同时,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和新昌县委、县政府的相关部门进行了多方面协调工作,抽调精兵强将,全身心投入到工程建设当中,确保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到位。施工人员也是加班加点赶进度,为的就是能够早日完成这项工程。另外,此项工程还聘请设计院专家,采用粉末活性炭吸附工艺为嵊新首创污水处理厂一期提标改造工艺,这样的工艺改造开创了国内大型的污水处理厂实行活性炭工艺改造的先河。工程动工建设以来,只用了短短92天时间,就建成了日处理污水15万吨的设施,使嵊新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得以大大提高。
据了解,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是通过对现有的、实际运行的工艺流程和设备进行挖潜改造,并通过吸附过滤、废渣脱水、加药、反冲洗等系统处理,出水水质由一级B标提升为一级A标,其中COD从60降低到50,色度将从30倍甚至更高降低到15倍,出水的标准能够稳定达到地表水4类标准,可以直接排入剡溪。另外,一期提标改造工程的完成,还可以从节约水资源的角度出发,配合造纸行业的中水回用技术,为仙岩造纸园区提供生产用水。
如今,随着滚滚清水从嵊新污水处理厂的排出,意味着嵊新首创污水处理厂一期提标改造工程建设完工,同时也标志嵊、新两地“五水共治”又向前迈了一大步,这也必将有力助推嵊、新两地新一轮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