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助推转型升级
走进浙江海宏电器有限公司,车间内,一台台自动化机器设备正高速运转。曾经,招工难是困扰“海宏电器”的一大难题,因为生产的需要,企业原来需要600多名员工,而近年来,企业在技改和设备方面加大投入,采用机器换人,只需要100多人就可以完成原来的产量。企业也尝到了“机器换人”的甜头。
与“海宏电器”一样,在我市针织行业的龙头企业浙江宏达制衣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员工一人操作数台机器的工作场景随处可见。去年5月初,宏达公司从德国引进100台“斯托尔”全自动电脑横机,实现了机器换人,从每个员工管理一台半自动横机升级为每人可管理6台全自动横机,生产效率也提高了数倍之多。公司年产80万件生态型高档针织服装生产线技改项目也全线上马。
宏达制衣的这一变化,正是我市以“机器换人”为突破口,通过技术革新带来的品质提升,创造更多附加值,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果。
作为我市“机器换人”的典范,近年来,宏达公司陆续引进了300台国际先进的全自动设备,解决了产品质量和用工两大问题,也通过“机器换人”实现了传统纺织业的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人口红利日趋微薄的趋势下,通过“机器换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在企业积极开展“机器换人”的同时,政府也为企业转型升级搭桥铺路。去年以来,我市加快推进重点行业“机器换人”试点,组织工业投资项目督查现场会,全年实施“机器换人”示范项目67只,针织服装行业引进国际先进和购置国产全自动电脑横机技改项目基本完成,整个行业减少劳动用工50%以上。
数据虽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数据可以让我们直观地看到过去一年我市工业经济稳步前行的足迹:2014年1至11月,全市完成工业性投资102.8亿元,同比增长9.1%;82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3.28亿元。全市共有1913家企业申报了设备抵扣,实际发生抵扣税额1.55亿元,折合设备投资9.1亿元;全市在建厂房总面积为204.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5%。
我市的优势传统产业历经了30年的长足发展和精心培育,形成了今天的规模。无论是产业规律,还是城市化进程的客观需要,我市的传统产业都面临着经济结构和转型升级的再思考。不进则退,不转则衰。如何在转型升级中发挥传统产业优势,让“嵊州制造”实现凤凰涅槃式的重生,值得我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