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张樟兴,男,63岁,从事垃圾清运工作16年,曾先后3次被市环卫管理处评为优秀保洁员。
早晨5点20分,北直街194号嵊州中学初中部附近,垃圾清运工张樟兴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张樟兴告诉记者,之所以把学校附近的垃圾桶作为工作的第一站,是他工作多年总结出的一个经验:“学生上学早,等他们来了都围起来了,那么我的清理工作也做不了了,所以每天这里都是第一个清理的地方。”
“从官河横路到城中路,北直街到官河路,再加上上高里四幢,这些地段的垃圾清运工作,都由我承包。”16年的工作经验,在张樟兴的脑海里,时刻都有一张城北一带大街小巷上的垃圾房、垃圾桶的方位图,第一车垃圾该从哪里开始清理,垃圾车从哪条路上走,他都盘算得很清楚。
张樟兴的垃圾清理工作很快,清理完垃圾桶,他又骑着垃圾清运车,向剧院路的一些老小区出发。在张樟兴清理小区里的垃圾桶时,记者发现就算是拿垃圾桶这么一个小小的步骤,他都有着自己的窍门,先将最外面的两只垃圾桶清理干净,然后将空的垃圾桶与里面的装满垃圾的垃圾桶进行互换,直至一排垃圾桶都清理干净。
“这些地方车子都开不进去的,垃圾桶全都在墙角,慢吞吞的一只一只拖出来,再拖回原位,太浪费时间了。”张樟兴说,清运工作的快慢就在拿桶的时间,而垃圾桶顺序的轮换,也可以让他节省不少时间。
在清运垃圾桶时,每个清理完的空桶,张樟兴都是拎着放回原处的,静静无声。“清运垃圾的时候太早了,一般居民都还在睡觉,拖空桶声音太大了,拎着放回去声音就少了,尽量不去影响居民休息。”张樟兴说。
今年63岁的张樟兴,面容和蔼,身体硬朗,他从小在农村长大,当过放牛郎,干过泥水匠,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懂得“只有不怕苦,才有好生活”的道理。2000年,他进入市环卫管理处成为一名垃圾清运工。从事垃圾清运工作16年来,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就算有小病小痛,他都坚守在自己岗位上。有一次他在上班途中,由于时间太早路况不好,没看清马路一高一低,张樟兴骑车摔了一跤。“爬起来的时候发现膝盖都破了,全是血,头也很晕。”身体不适的张樟兴想到垃圾清运工作的艰巨,还是咬着牙先坚持把自己工作范围内的工作做完了,才去医院检查自己的伤势。张樟兴说,不是他不想请假,而是他觉得自己的线路,别人肯定不如自己清理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