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职)业:古筝老师
采访对象:董怡婉
基本情况:董怡婉今年33岁,是金庭镇中的一名音乐老师。她从小喜爱音乐,2000年开始学习古筝,以古筝十级的优异成绩毕业。
出彩一句话:“与筝相伴,偕琴同老。”
日前,第二届古筝乐团展演大赛在江苏南京落下帷幕,由董怡婉和另外两位选手共同演奏的古筝三重奏《将军令》,赢得专家评委和现场观众的好评,一举夺得最佳演奏一等奖。33岁的董怡婉,是金庭镇中的一名音乐老师。10年光阴流转,她还是一边育人一边求学,从未中断对音乐的追求。如今的她,依然每隔两个星期便前往杭州学习古筝。
聪慧勤奋爱上音乐
因为父母都是音乐爱好者,潜移默化之下,董怡婉幼时就爱上了音乐,会跟着音乐打拍子,更难得的是能把每个节奏点打得准确无误,这也是父母决定把女儿往艺术方向培养的原因。读小学时,董怡婉又先后学了电子琴、钢琴等乐器。“童年时光,别的孩子在跳皮筋、踢毽子,自己只能坐在钢琴面前重复弹奏。”聊起刚开始接触乐器时的感受,董怡婉记忆犹新。也许正是这样日复一日的练习,她从开始的被动转变为后来的习惯,最终完全爱上了音乐,“现在,我只要一天不弹琴手就发痒。”她说,自己的音乐之路将一直走下去。
名师亲授结缘古筝
2000年,初入大学的董怡婉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接触到了古筝,顿时被它明丽的音质吸引。“我是一个很‘古’的人,喜欢古代的唐诗宋词,喜欢民族风的衣服。”当然,很“古”的董怡婉开始和古筝结缘。
怀着一颗纯真的求学之心,董怡婉师从浙江歌舞剧院古筝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顾晓燕。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董怡婉真正叩开了古筝世界的大门。
聊起每次的学习感受,董怡婉说,弹奏古曲最重要的并非指法,也不是每个音符的精准度,重点还是在古曲要传达的信息以及表达的主题和意境。在不断的练习中,她也越来越意识到,磨砺内心比苦练基本功更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体味乐曲的玄妙,才能通过指端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出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董怡婉以古筝十级的优异成绩毕业,其间还获得了古筝比赛的多个奖项。
在董怡婉的指点下,记者也好奇地拨起了琴弦,不过一会工夫,便觉得指端疼痛,手臂酸麻。“要练好琴,这些苦是必须吃的。”董怡婉笑笑说,揉按琴弦时间一长,手指起血泡是家常便饭。记者细细观察了一下董怡婉的手,发现她的大拇指、食指指尖上都有一层厚厚的老茧。屈指算来,她与古筝相伴,已有整整15年。现在,不管快乐还是悲伤,她都会抚琴一曲,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诉诸古筝。她说:这辈子,就要与筝相伴、偕琴同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