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立校 科研兴校 特色强校
“嵊州中学初中部的老师在省级比赛中得了一等奖。”
“嵊州中学初中部的学生在省航模比赛中得了4个一等奖,10多个二等奖。”
“嵊州中学初中部学生在全国信息学比赛中得了高中组二等奖。”
……
有人说,得一次省级一等奖是偶然,两次是幸运,如果年年都能收获丰硕果实,那得另当别论,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好好总结。那么嵊州中学初中部是凭什么在大型比赛中屡创佳绩的呢?
实施教师梯阶培养 学校发展更持久
原教育部长陈至立曾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领导坚信: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的师德师风和专业发展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和质量。只有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高尚道德品质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只有教师自身具有不断学习提高的能力,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教师梯度培养,让每一名教师努力达到专业发展的最高境界。
学校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切实可行的教师考核制度,组织群体师德创优、“爱岗敬业,共筑教育梦”主题教育活动、“责任、使命”师德主题演讲比赛和巾帼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开展以“爱”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学校重视以教师发展需求为着眼点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邀请省专家来校进行课题研究指导和专题讲座,邀请技术人员为教师培训电子白板的使用和微课的制作;同时加大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力度,如各学科都派骨干教师参加全国名师展示活动等。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教师“以素质树形象,以作为换地位,以业绩显才华,以特色求发展”,立足学校,加强校内“名师”建设,逐科分析每位教师的情况,根据教师已有发展层次制定有层次性的分类培养措施,让每位教师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学校通过搭建平台,教师自定目标,努力打造一支具有优良师德风范、模范师爱形象、高超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教师专业发展形势喜人。2014年,学校有50多位教师获得市级以上各项荣誉,其中22位教师在绍兴市、嵊州市各类素质比武中获奖,14位教师的论文在绍兴市级及以上评比中获奖,18位教师的论文在嵊州市评比中获奖。刘少锋老师在第三届绍兴市和浙江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大赛中获一等奖。林君祥老师是教体局首批个性化培养对象(全市仅26人),俞金池老师作为浙派名师赴山西省上示范课。学校有4位老师参加学科带头人省级培训,一位老师参加2014年《历史与社会》国培计划集中培训。学校现有教职工145人,其中专任教师130人,高级职称62人,占40% ;一级教师56人,占38.7%。嵊州市级及以上教坛新秀40人,学科带头人21人,名师培养对象38人,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11人,获全国、省级荣誉称号8人。2012—2014年度学校被评为绍兴市教科研先进集体。